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男人比女人暴躁嗎?也許吧。我在臨床經驗中經常碰到一些從心臟科轉科而來的病人,他們的醫生認為,這些病人存在著一些憤怒方面的問題,可能會提高他們心臟病發的風險。根據我的臨床經驗,有這方面問題的男性確實比女性多,而這一點,或許跟性別認同有關。
傳統教導我們,男人應該用直接、強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畢竟,在我們的文化當中,好支配的男性角色是受到贊揚的。憤怒等同于力量。于是,下面的邏輯就形成了:發怒、表現出強硬的態度,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即使我們刻意忽略這項指令,我們還是傾向于把同性的父母,或其他具有父母形象的同性長者作為我們模仿的對象,進而養成我們表達憤怒的風格。
對一個成長中的小男孩而言,父親便成了他的榜樣;這樣的性別認同過程,不僅得到父親的認同,也往往會得到母親的鼓勵。因為,做母親的害怕兒子變得不像男人。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父親的行為模式往往已經被小男孩內化了:既然爸爸可以借由發脾氣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我這么做應該也行得通。在學校,憤怒男性的模式很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一個男生如果容許別人欺負他,很可能會被譏笑為軟腳蝦;勇于展現自己的力氣,則可能被視為英雄。
此種以性別為基礎的社會化過程,在我們的文化中塑造出一種顯而易見的模式:男人就應該要暴躁易怒。容易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高風險往往也伴隨而來。
目前,心理學家正在積極研究此種行為模式的極端:超級陽剛男(super-masculine)。這類人通常具備下列特征:極愛支配他人、好勝心強、渴求成功、害怕親密、對其他男性較少表現出正面的行為、對他人抱有強烈的敵意(最后這一點應該不會讓你感到意外吧)。最近的一份研究指出,在這個模式上得分越高的男性(根據量表的監測結果),憂郁的程度往往越高,婚姻的適應度則越低。另外,這些人的太太對婚姻的滿意度也越低。
下一篇:上司明明愛我卻當眾罵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美為何喜愛中國丑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