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簽
分類: 案例分析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fā)布 : 08-07
閱讀 :330
1 一個大學女生給我打來電話,她說她是一個同性戀患者,因為她喜歡跟自己的女朋友在一起形影不離,看到男生就拒斥并害怕;一個男青年說他有嚴重的抑郁癥,因為長期的失眠引起了神經(jīng)衰弱,久治不愈;一個家長說她的孩子有多動癥,讓他做作業(yè),他卻一會看電視一會打游戲;一個男生說自己有強迫癥,因為他正在暗戀班上的一個女生,想看她又告誡自己不要,可一邊對自己說不要偏偏一抬眼就看到了她……
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痛苦講述得詳盡細致,并且希望在電話這端的我立刻給他們開出一副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來。這個時候給我很大的壓力。
人們常說病急亂投醫(yī),久病成良醫(yī),這是因為他們在自己的痛苦中浸泡太久太苦,急于解脫,可惜的是,很多來訪者都沒有找過正規(guī)的醫(yī)生,就擅自給自己加上了這樣一頂又一頂?shù)拇竺弊樱屪约菏チ俗孕拧?BR>
我在這里想說的是,請大家不要給自己亂貼標簽。在沒有得到確診前,自己根據(jù)一些學書上似是而非的標準而給自己先下了一個消極的判斷,往往是沒有毛病也會弄出毛病來。這也算是一種標簽效應吧,用學名詞說是:皮格馬里翁效應。
比如說那個女生,她個性上比較羞澀膽小,其實在內(nèi)心里渴望與男生有接觸,但是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同宿舍的女生成了她的一個極好的替代與過渡,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xiàn)象,可她卻為自己扣上了一頂讓人望而生畏的帽子,反而讓自己在正常的男女交往中更加放不開手腳了。
那個患抑郁癥的男生,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讀研究生了,他的癥狀更多的是由于用腦過度體質(zhì)不佳而引起的,當然也有上的因素。但是,若如他所說,自己有十幾年的抑郁癥還能順利地考上研究生,那他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奇跡了。既然自己有這么強大的力量,為什么不更加自信一點呢?
又比如說那個說自己孩子有多動癥的家長,他的孩子其實在看電視玩游戲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注意力是很集中,而真正的多動癥狀患者是無論做什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