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網絡成癮是現在青少年當中的普遍現象,亦是一種心理上的障礙。網絡成癮不僅不利于孩子個體的健康發展,目前還成為一種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它的形成既有網絡傳播特性的原因,也有個體自身人格缺陷和現實社會生活壓力的各種原因。嚴重的影響著很多的問題兒童心理上的發展。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它帶來的便捷、高效的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它的負面影響。科學家一組最新統計數字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目前全球2億多網民中,約有114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網絡心理障礙,約占網民人數的6%左右。這部分人在網上的沖浪體驗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對網絡的心理依賴,隨著每次上網時間的不斷延長,這種依賴越來越強烈。這種不自主的強迫性現象已被稱為“網絡成癮綜合癥”。
“網絡成癮綜合癥”的主要表現,就是因為過份依賴網絡,而失去對現實生活的興趣。其最明顯的癥狀有:在網絡上工作時間失控,長時間使用網絡以獲得心理滿足;為了達到自我滿足,不惜增加網上停留時間,試圖減少操作時間但難以自控;對家人和朋友隱瞞自己是“網蟲”;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最終走上自殺的道路。
網絡成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網絡傳播的特點,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際傳播更輕松。網絡使用者人格中的某些缺陷,使他們更易沉迷于網絡。現實生活壓力過大,導致一些人沉溺于網絡,在虛擬空間里尋求安慰和減壓。社會形態轉型時期,生活中的未知變量太多,如工作上的失落、社會交往挫折、科技進步帶來的倫理難題等,壓力驟增。人們迫切需要一個宣泄減壓的寬松環境。網絡成癮實際上是暴露了目前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把網絡成癮的癥結完全歸于網絡的使用者,是不夠全面的。
心理學家對網絡使用者及其家屬還提出以下建議以預防“網絡成癮綜合癥”的發生:
(1)嚴格控制上網的時間,一天不宜超過8小時;
(2)每天應抽出2-3小時與家人和同事進行現實交流;
(3)一旦發現有“網絡成癮綜合癥”的各種癥狀出現,家屬要強行限定患者上網的時間并積極尋求心理咨詢和藥物治療。
那些性格上內向敏感、現實中人際交往困難的人,比較容易沉迷于網絡世界中。而提高他們的現實交流溝通能力,擺脫“癮癥”應該重新塑造自信心。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適應社會生活,畢竟人不能活在網絡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讓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慢慢的恢復心理健康。
下一篇:藥物成癮有什么危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賭博成癮應該如何治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