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消費能力隨之提高,兒童也開始瘋狂血拼了。根據一份來自11個國家的調查發現,8歲至14歲的少年已經具有獨立的品牌偏好,控制和影響父母60%的消費選擇。
我的購物我做主
“媽媽買這個抗過敏牙膏吧。”在杭州河東路上一超市,小學2年級的小女孩秋子,撈起一支牙膏就放進購物車,顧不上超過20元的標價比普通牙膏貴了數倍以及媽媽“掙扎”的目光。而咚咚似乎非常享受把貨品放到購物車里的感覺。“不管是不是給他買的,哪怕是米或油,他都很興奮,看到豐富的東西買回家他會非常滿足。”咚咚媽說。
來自湖南的玥玥今年6歲,被媽媽評價為“是個極愛美的小妞”,小小年紀就已經知道了減肥這回事兒。“媽媽不要給我夾雞腿,那樣會胖的,我在減肥。”玥玥的晚飯吃了兩口就擺在一邊。“她愛穿新衣服,稍舊的衣服就不肯穿。而且就愛和我這個媽媽做比較,如果我買了一件新衣服,她就鬧著要新的,她老爸覺得女兒就得富養,每次都答應她的要求。”玥玥媽說,現在衣柜已經完全被紗紗的蓬蓬裙占領。各種閃亮的發卡、項鏈、手鐲,玥玥都毫無抵抗力,甚至常常在口紅、指甲油柜臺前留連。玥玥媽告訴記者,現在玥玥每個月在購物上的開銷就達到上千元,有時比媽媽的花銷還要大。
笑臉激勵法對抗購物癮
“她好像對買東西很上癮,每次經過小商店都想買點東西,怎么引導她?”可樂媽在其它方面對她要求嚴格,所以在購物方面不會壓抑女兒的要求,但又怕會養成超強購物欲。媽媽們都紛紛給可樂媽支了招,曬曬自己如何引導孩子購物的。
陽光媽用的是“笑臉激勵法”。如果不買東西就獎勵一個笑臉,貼在墻上,十個換一樣陽光最喜歡的東西,以資獎勵。“那天他走到柜臺前又不走了,看到了一個托馬斯的玩具,非要買,我就說我們不是說好了嗎,集齊十個笑臉就可以買了。他愣了愣,就跟著我回家貼笑臉去了。”陽光媽自豪地說。
“我覺得沒有必要瘋狂給孩子買玩具。每種類型的有一兩種就ok了。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些小玩具,這樣可以鍛煉他的思維和動手能力,還能讓孩子玩到玩具。”浩浩媽用的是互動法,既不亂花錢,又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霖霖媽的做法似乎更民主。“我的做法是隨他拿,結賬前,和他一起商量哪些是我們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或不適合的。給他買的東西是他做主的,如果挑選了非常令我吃不消的東西,就直接告訴他好了,我們買不起,我不能允許,通常他都能接受。”霖霖媽說最重要的是讓他享受參與的樂趣,需要過秤的東西由他來放到稱重臺,買單時由他幫助把貨品放到收款臺,他就會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下一篇:女人為什么是天生購物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秒殺”商品引起的心理問題解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