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小孩子之間相互交往,除了玩之外恐怕就是鬧矛盾了,不論是在小區當中或者是在幼兒園內,小孩子鬧矛盾的情況時有發生,大家都見怪不怪了。不過,從心理方面來說,如果能夠正確的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兩個小孩子都可以從中獲益。那么,孩子間有矛盾該如何處理呢?
北京李女士咨詢:上周末,我帶2歲的兒子去商場玩,孩子不小心把一個比他低齡的孩子撞哭了。孩子奶奶趕緊跑上來,我也趕緊讓自己的孩子跟對方道歉,兒子都乖乖照做了。可是對方奶奶卻不依不饒,硬說我兒子把她孫子的嘴唇撞腫了。后來就發生了爭執,兒子也被嚇哭了。最后被圍觀的人勸解了才算了事。這件事讓我很費解,孩子慢慢長大,以后還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想知道,遇到類似事情到底該怎么處理?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李英輝主治醫師解答:小孩喜歡互相打鬧,不僅兩個陌生的孩子間會有矛盾,在幼兒園、小區里,熟識的孩子間發生矛盾的幾率更高。這樣的事情處理得好,兩個孩子都可以學到東西。首先,孩子學會的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對方家長通情達理,說一句“沒關系”就過去了,但也可能遇到不講理的家長,這時我們要再次確認對方孩子有沒有問題,并再次道歉。如果對方依舊不依不饒,甚至吵了起來,一定要先安撫自己的孩子。因為年齡小的孩子還分不清是誰的責任,他會把問題一股腦歸到自己身上,會緊張、害怕、膽怯,影響以后的人際交往。
對被撞的孩子來說,家長處理得當也是一次成長機會。孩子被撞了,家長首先應該承認他的感受,可以抱起他說:寶寶被撞了,很疼吧?其實只要孩子沒有大礙,并且感受被承認了,就不會哭鬧。接下來,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比如,小哥哥不是故意的,你可不可以原諒他呢?最忌諱的是家長不能看到孩子受一點委屈而大吵大鬧。這時孩子會接收到這個信息,也覺得不能寬容、理解別人,得理不饒人,長大走上社會人際關系也會比較難處。
個人認為,小孩子之間的事,家長還是最好別去干預的好,否則本來比較簡單易處理的事,經過家長這么一攪和,也會變得非常復雜。所以,希望各位爸爸媽媽能夠培養孩子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面對事情的時候更加從容不迫。
推薦閱讀:溺愛的孩子難成大器
下一篇:如何改變浮躁孩子的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厭食是否與心理有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