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的家長對于孩子的一些臭脾氣都無法容忍,很多時候只能夠用暴力去教育,但是這樣只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而更加的暴躁,下面我們就去看看孩子脾氣烈該怎么馴服呢?家長們要學習一下。
首先,把你以前學到過的有關馴服孩子壞脾氣的方法都忘掉,比如許諾游玩時間,禁止看電視,甚至更嚴重的懲罰,事實證明,這些方法并不能從長遠角度改善孩子的行為,相反還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
耶魯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兒童心理專家們研究得出了一套“父母管理學培訓論”,用以指導父母們如何與壞脾氣的孩子斗智斗勇,已被英美兩國的臨床醫生們采納。
研究者表示:即使強力擊打父母等暴力行為也是可以通過這套方法改變的。
“兒童出現這些行為一定程度是因為遺傳,但家長的一些不經意的做法會助長孩子的壞脾氣,比如總是在孩子大叫或哭喊時才去關注他的需要。”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育兒中心主管艾倫·卡丁說。
他同時表示,在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小小的鼓勵其實并沒有家長想象的那么奏效,真正正確的方法是:在一個前提、環境或事件中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式,可以有意識地用情節扮演來塑造孩子的新行為方式。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打擊孩子的壞習慣,鼓勵孩子的好行為。
上面的聽起來似乎有些抽象,實際上是頗有挑戰的教育方式,要求家長同時具備耐心和情緒控制,并能夠在育兒過程中投入充足的時間和精力。
稍微具體些,有個重點是:強調孩子的好習慣,忽略那些壞習慣,在鼓勵孩子時明確說出那個正確的做法——比如,當孩子聽話撿起玩具時,你要說:“媽媽讓你把玩具撿起來而你做到了!”而不是“媽媽很開心你是個乖孩子”——表揚時盡量把孩子的關注點放在他自己該做的正確的事上。
此外,家長應牢記他們自身是育兒過程的核心內容。“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這么做,那么你自己首先就得這么做。”
孩子的一個健康成長其實和家長的教育是完全離不開的,因為科學健康的教育方式才可以給孩子帶來幫助,保證他們心理健康,否則只是會起到反作用。希望家長們能夠掌握這些方法和技巧,科學的應對脾氣烈的孩子。
推薦閱讀:家長四大行為讓孩子失去自信
下一篇:怎樣才能培養孩子自信的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不聽話的原因分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