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假定老師的動機是善意的,希望孩子學習好,我們必須和小許一起探討這個問題,因為這么久以來,小許看待這件事一直是片面的,沒有感受到老師行為當中伴隨著的善意,所以不斷強化沒自尊、痛苦的體驗,怎么面對成長過程的心理創傷,產生逆反心理,而我們要幫助小許看到這一點,幫助他理解寬容那個時候老師的行為,他的心理創傷才會開始康復。
其次,面對困境,小許怎么做?一是幫助小許重新作決定,怎么面對成長過程的心理創傷。是要過積極的有價值的生活,還是繼續頹廢,利用過去的事情逃避責任。從小許主動來咨詢老師,可以看出他內心已經有動力有決心要改變現狀了,動機足夠。二是通過和小許的現任老師溝通,我們發現小許的基礎還是不錯的,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以鼓勵、正面語言為主,增強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為他比其他孩子對批評更加敏感。
最后,我們也要看到這個事件中父母的態度,怎么面對成長過程的心理創傷。人的基本需求是安全感,在尊嚴受傷的情況下,本能反應是回歸家庭,從父母身上汲取溫暖。父母的責任在于他們不了解孩子的痛苦,關鍵時候沒有給孩子支持和引導。在老師和學生發生沖突時,孩子對老師有過激語言,家長首先應表示理解,等過了幾天緩沖期,再來和孩子探討如何應對。可能很多家長又會走另外一個極端,遇到什么事都把責任推到學校老師身上,自己的孩子是個寶,這同樣會妨礙孩子的正常發展。要知道,所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創傷體驗,這恰恰是個很好的成長機會,讓他知道生活中有著很多不完美,不是沒有傷害,怎么面對成長過程的心理創傷,而是如何正確對待傷害。
下一篇:不要揭穿孩子心理的小秘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看卡通片的好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