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近與從事老年工作的朋友聊天,談到某些老年人身上令人迷惑不解的現(xiàn)象:為什么一向不計名利、默默奉獻的“老黃牛”,一旦離退休在家,就變得牢騷滿腹、斤斤計較?為什么曾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的強者,賦閑在家之后,身體偶有不適,便疑心自己患了什么可怕的疾病,甚至不信醫(yī)生的診斷,整天哼哼唧唧,惶惶不可終日起來?我為此請教了心理學家,這才知上述種種表現(xiàn),都因心理異?;蛟徽系K引起。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健康應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前者顯而易見,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而后者比較隱蔽,且心理障礙往往發(fā)生在身體健康者身上,因此也就極容易被忽視。就拿上面列舉的老年心理障礙來說,也多發(fā)生在身體健康、智力健全的老人身上。乍看百思不得其解,其實也在情理之中。想那年富力強奮斗拼搏之時,一個心眼撲在工作上,縱然心里有些看不慣、擺不平之事,身體有些不舒服的感覺,也沒有時間去多想多顧;而今休了閑了,凡事都要從腦子里認真過一遍。這樣一來,思維一旦走進死胡同,鉆了牛角尖,就很容易發(fā)生的反常和行為的變態(tài);加上平時學習有所放松,自我約束欠嚴,和同事交流減少,這就難免陷入思維的誤區(qū),使種種疑心、偏執(zhí)、主觀臆測等毛病悄然而生。有一位老年朋友說到自己的感受時說:“也不知咋搞的,如今我遇事就敏感,對想不通的現(xiàn)象就神神道道亂猜測,就像一則寓言里那個懷疑別人偷斧子的人?!?
按說,“心病要用心藥治”,只要摸準“病情”,對“癥”下藥,幫助心理障礙者走出誤區(qū)也不算大不了的事。然而,事情難就難在:心理障礙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而做老年工作的又往往是一些中青年人。這些中青年人由于沒有離退休老人的生活經(jīng)歷,也談不上有老年人的心理體驗,更沒有根治老年心理障礙的靈丹妙藥了,于是碰到老年人的心理難題,就感到束手無策?,F(xiàn)實為做老年工作的同志提出一個當務之急的課題:學點老年學。
毛澤東同志說過:“人的生活所以有老年與少年的不同,是因為老年的生理與心理和少年的生理與心理不同之故?!闭蛴羞@個“不同”,做老年工作的人就有個學習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對老年心理學的學習。說起學習老年心理學,似乎很神秘。其實,只要你掌握一些心理學的基本常識,再加上深入調(diào)查研究,多掌握老年人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就能用心理學的知識,較好地解決老年人心理上的一些常見問題;如果再與心理醫(yī)生結(jié)合起來,與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結(jié)合起來,那你就不僅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老年工作者,還可能成為一個有經(jīng)驗有作為的老年心理學家。要知道,一個具有老年心理學知識的人,不光有利于眼下的老年工作,對自己以健康的走向老年、走完人生的旅程,也是受益無窮的??!
下一篇:兒童心理:小女兒的性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寶貝擺脫恐懼8策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