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兒童對電腦可以說是非常依賴,家長們非常擔心他沉迷于電腦游戲,或者是眼睛視力受到傷害,可實際上兒童長期對著電腦,對心理健康也是一種影響。下面,就來看看電腦對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響?
心理學專家指出,兒童被電腦吸引,沉湎于電腦屏幕打斗畫面中,認為這才夠刺激好玩有意思,因而不愿和小伙伴們玩耍,不愿和父母在一起交談,不愿與外界接觸,討厭上學。整天和電腦廝混在一塊兒,迷戀于屏幕畫面,在網上想入非非,思緒像脫韁的野馬,獨來獨往,百無禁忌,縱橫馳
騁,儼然是個不可一世的英雄。一旦離開電腦,回到現實生活中來,還要去上學,在課堂上聽講,做作業,參加集體活動——仿佛從天上掉到地下,一種“龍困淺灘,虎落平陽”的失落感頓時襲來。
渴望別人注意自己,卻未能引起周圍人的關注。對教師和父母的教誨感到厭煩,和同學們談不攏,說話沒人聽,無形中生出自卑感和怨恨感,內心不免產生焦慮、煩躁、壓抑,對周圍的人也生出不滿,甚至敵對情緒,覺得沒啥意思,還不如去玩電腦開心有趣。于是,又回到電腦中去,上網漫游,做異想天開的白日夢。這樣一來二去便形成了惡性循環,電腦把這些孩子“培養”成為與世隔絕的孤獨者,行為乖戾;遇事驚恐不安或退縮自卑,怕見生人,也不理解他人,缺乏自我表達能力;不愿與人相處,無法感受人類美好的情與愛。這些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發育,長大后難以適應社會,成為脫離現實世界的“隱者”。
這樣說,家長們千萬莫誤認為不能讓孩子學電腦,阻止孩子去上網。問題的關鍵是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首先要注意培養和塑造孩子的自我健康人格,讓孩子認識到電腦再先進也是為人類服務的,只能做電腦的主宰,而不能成為電腦的俘虜,被電腦所禁閉。和電腦再親熱,也不能代替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情、人際交往和交流。在孩子學電腦用電腦之時,不可讓孩子整天廝守電腦,鉆進去而成為“網蟲”。特別要警惕孩子以電腦為媒介,玩電子游戲機,看黃色錄像、暴力色情片等,以免誤入歧途,導致犯罪。
要將孩子學用電腦與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平時多讓孩子和小朋友玩耍,接觸生人,單獨去購買東西,或去完成某一項任務,從接觸社會中引導和幫助他們學會社交,從人際交往中學習各種技巧,培養和訓練孩子與他人合作的親社會心理。通過與自然和社會的接觸,可使孩子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完善自我,養成敢于面對現實,承受挫折失敗,謙虛謹慎,勇于進取的性格。家長時常和孩子交流思想,互相學習鼓勵,使孩子從學用電腦中獲得有益的科學文化知識,避免成為孤獨的“電腦人”。
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長期面對電腦,對兒童帶來的心理影響,所以希望通過以上的這些常識了解,家長對此應該更加的慎重,學會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電腦,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保健工作。
推薦閱讀:化解孩子任性的三個戰術
下一篇:孩子的虛榮心是怎么養成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生從眾心理的作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