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的家長都會發現在子在生活中非常的喜歡搞破壞,不知道為什么他們會有這樣的一個喜歡和行為,所以很多時候甚至不知道怎么樣幫助他們去糾正,那么下面我們就去了解一些如何應對破壞王孩子?
這樣的“破壞性”其實是值得鼓勵的。幼教專家說,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拆開,是孩子學習探索的一種表現,他們不是故意去破壞一個東西,而是因為他對這個東西感興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歡把玩具拆開,去看車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車子為什么會動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歡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
對于孩子這樣的“破壞”,家長首先要對孩子有寬容的心態,因為破壞的過程就是個學習的過程。不要嚴厲地批評孩子,也千萬不要說“不許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給你買了”等這樣警告和威脅的話。因為家長的批評和威脅很可能會扼殺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長應該盡可能地鼓勵并且參與進來,因為孩子“破壞”的過程,是一個手、眼都在活動的過程,能夠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鼓勵孩子適當地“破壞”,就是在鼓勵孩子的創造力,以及對更多事物的探索興趣。所以,當家長看見孩子把機器人拆了,應該蹲下來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機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會動的啦?”……引導、幫助他們一起尋找結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開的玩具恢復原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破壞”———探究———重建中獲得心理的滿足。
家長們在鼓勵孩子“破壞”的行為之余,還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引導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提些問題讓他們去猜、去想,比如,鬧鐘滴滴答答地走,家長可以問,鬧鐘為什么會響,為什么會走呢?皮球為什么一拍就跳很高,如果把氣放了,還能跳那么高嗎?要在問題提出后,主動帶領他們從“破壞”中尋找答案。
可能很多的家長面對孩子出現的一些高破壞行為,第一時間就會呵斥,因為在家長看來這絕對是不好的現象,但是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家長要是能夠適當的鼓勵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的。
下一篇:孩子上幼兒園后要及時進行心理訓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有暴力傾向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