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心理專家介紹說,其實,多動癥并不能算是傳統的疾病類型,因此不能以“疾病”來定義。對于多動癥患兒來說,如果家長大聲訓斥則會使其愈演愈烈,從而更加加重寶貝的多動癥狀。因此,要對他采取不理不睬的態度,只是輕描淡寫的引導,這樣他的不恰當行為反而會消退。
誘發多動癥的心理原因
1.家長過于冷漠
有的寶貝處在經濟貧困或家庭不和、父母離異的不良環境中,也會導致多動癥的發生。這類家庭中的父母,往往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關心和關注寶貝,寶貝也缺乏玩具、圖書等成長所需要的物品。這類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寶貝,容易產生行為異常、性情孤僻、學習困難、多動等情況。多動癥兒童組父母的文化程度,明顯低于正常兒童組父母的文化程度。
2.家長過于嚴厲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但又缺乏基本的早教知識,不了解兒童的心理變化,對于寶貝要求過于苛刻,這樣很容易導致寶貝心理過度緊張,情感壓抑,從而出現多動癥狀。如果此時,家長認為寶貝是故意不聽話,采取暴力管教方式,就會更為加重寶貝的多動癥狀。
3.塑造法則
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鍛煉多動癥寶貝的專注力。找些他感興趣的事,如畫畫,給他規定每天要堅持一定長的時間,時間可從短到長。
4.處罰法則
種方法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或消除寶貝的某些不良行為。對寶貝的不良行為的結果或表現,給予不愉快的刺激,讓寶貝感知他的這種行為是不被欣賞和認可的,父母不喜歡。但在使用處罰法時,家長要注意讓寶貝明白你是愛他的,要幫他改正錯誤,并沒有其他惡意。在方法的選擇上,也要多動腦筋,不可采取大罵或恐嚇等簡單粗暴的方式。
5.消退法則
所謂消退法,就是對寶貝的行為不理不睬,不過分關注,讓其自然消退,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多動癥的確不是兒童身體上的疾病。事實上,它與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有關,換句話說,就是與人的心理素質,也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強弱有關。
推薦閱讀:你懂孩子的攻擊行為嗎
下一篇:兒童越來越缺乏耐心的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溺愛易導致兒童自閉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