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有哪些恐懼心理?不管是哪一個年齡階段的人,都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而這些心理問題,會給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對寶寶來講,他們也會存在一些恐懼的心理,所以家長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也應該注意。
一、怕生
一般來說,6個月大的孩子已經認識自己的媽媽了,并和媽媽建立起了依戀的感情。到7個月左右,孩子不僅能識別陌生人,還會害怕陌生人,尤其害怕男性。其實,這種“怕生”的自然表現也是孩子自我保護本能的一部分。建議不要讓孩子總是待在家里,要經常帶他外出,接觸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給孩子創造接觸更多人的機會。此外,應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和陌生人親近,如被抱、被親等,讓孩子在他自己感覺安全的距離內和他人交往。
二、害怕陌生事物
有時孩子害怕的東西在成人看來十分可笑,如一只會搖頭唱歌的娃娃,甚至是媽媽戴了墨鏡的樣子。研究發現,完全熟悉和完全陌生的物品都不會讓實驗的動物感到害怕,但中等陌生程度的物品則會激起動物的恐懼,因為熟悉意味著安全,而完全陌生的事物因為不了解反而不被對方引起關注。但中等程度的陌生,既可能被識別又與以往的經驗不同,最容易引發孩子的恐懼心理。建議讓一件事物從陌生逐漸變成熟悉,就不會讓孩子害怕了,例如娃娃擺在房間里讓孩子逐漸熟悉,然后再讓娃娃發出聲音,孩子就不會害怕了。父母還可以主動示范玩娃娃,讓孩子知道娃娃并不危險,孩子就會從父母的態度中消除害怕的心理。
三、對黑夜恐懼
怕黑可能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為要和父母分房睡覺;還有的可能是孩子經歷了精神創傷,表現為怕黑。父母應根據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建議如果孩子是因為和父母分房睡而怕黑,可以盡量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例如逐漸縮短睡前陪伴孩子的時間,直到孩子適應。另外,父母要經常告訴孩子自己很愛他,給他安全感。如果孩子是因為想像而產生恐懼,“素材”大多來自電視,要盡量讓孩子看內容和他日常生活更接近的節目,臨睡前盡量選擇閱讀等安靜的活動,父母還可以對孩子解釋,讓孩子理解想像和現實的區別;如果孩子是因為生活變動而產生怕黑心理,父母應給予孩子更多的親情;如果是出于創傷性事件導致孩子經常恐懼,那就需要尋求專業人士進行心理輔導了。
上面這幾種心理,是寶寶比較典型的恐懼心理,對他們的成長,其實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所以家長在教育,或者是照顧孩子的時候,也應該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應對這些恐懼的心理。
推薦閱讀:寶寶不跟人打招呼怎么辦
下一篇:你在精神虐待你的孩子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適度玩游戲有助孩子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