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婚姻幸福與否與錢無關,提到結婚自然而然就會談到結婚的開銷問題,而涉及到錢的東西,總是很容易傷及感情,讓兩個家庭都產生矛盾,有的時候甚至會直接導致婚姻計劃被迫停止,可是結婚應該誰來買單呢?
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的傳統習俗,在涉及結婚花費的問題上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思維。
在歐美國家,男女平等的意識滲透到婚禮開銷上,一般情況下新娘一方都會承擔一部分結婚成本,如果協商一致,男女雙方甚至可以AA制均攤婚禮花費。按照傳統,訂婚儀式由新娘家負擔,此外還包括婚禮邀請、婚紗、首飾、鮮花、新郎婚戒、送給伴娘的禮物,以及接待和儀式的費用。新郎家則負責男方服裝、婚禮前的排練晚宴、新娘戒指、結婚登記、儀式費用、送給新娘及伴郎的禮物,以及蜜月開銷。
中東國家在婚禮開銷上有著近似的傳統,一般阿拉伯婚禮男方會支付所有花銷。場地、裝飾宴席邀請等等,能想到的一切都由丈夫買單。在婚禮開銷上大包大攬的阿拉伯男人幾乎讓人開始認可大男子主義?在沙特、阿聯酋、約旦、黎巴嫩等國家,男方需承擔所有婚禮費用,在自愿的情況下,女方也可以自己支付婚紗禮服的費用。根據傳統,女方應支付訂婚儀式的開銷,而新郎則負責婚禮、蜜月和婚房。
亞洲國家有著獨具特色的傳統喜文化,但近年來也越來越成為東西文化的融合地。按照傳統,似乎男方付錢理所當然,但在今天的新娘們看來,結婚只讓男人掏腰包似乎也不再是女人天賦的權力。在很多亞洲國家,婚宴都十分隆重,動輒數百人的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不菲的婚宴費用一般由女方家庭承擔。而婚房、汽車等“結婚必備品”,在大多數準丈母娘們心中一定指望姑爺能有上佳表現。
其實大可不必在乎繁文縟節,婚后就是一家人,你花我花都是花的自家錢。為了一場婚禮,一套婚房,實在無需逼得雙方父母背上更多的按揭貸款。此外,如今的年輕人大多結婚較晚,也具備了相當的經濟實力,自掏腰包承擔大部分結婚費用也是理所當然的。
婚禮只是婚姻生活的開始,婚姻關系自然需要物質基礎,也更需要雙方的理解和彼此尊重。在國人眼里,開口談錢似乎有傷感情。但充分考慮夫妻雙方家庭經濟狀況,共同商議婚禮開銷,做出合理的預算,才是幸福婚姻的經營之道。
婚禮只是我們生活的開始,雖然它需要有物質的基礎,但是也需要考慮到兩個家庭的經濟狀況,而且計劃結婚的時候就應該有更多的交流商議,減少可能出現的矛盾,保證心理健康,才能讓婚禮順利進行。
推薦閱讀:后現代結婚的三個誤區
下一篇:經營婚姻的六個技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情感保鮮 避開婚姻“桃花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