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職場上的人都習慣性的需要午休,如果哪天因為什么事情耽擱了沒有睡上午覺,就會整個下午都精神崩潰。導致完不成下午的工作,工作效率也變得低下。這種狀況其實很常見,專家稱之為午休焦慮癥。這種時候該怎么應對保證心理健康呢?
心理專家建議,讓自己養成午休半個小時的習慣是好的,出發點是正確的,睡眠質量好,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旺盛的精力,幫助心理減壓。但是如果因此而出現了“午休焦慮”的話,就會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不要讓午休成為你的心理負擔,不要給午休設下太多的條框,太多的自我設限會導致心理上的暗示:我一定要這樣做,才會達到所謂的養生減壓提高工作效益的效果。
但一旦違反了這些標準,內心就會產生矛盾沖突,潛意識里馬上會認為這種“破壞”會嚴重影響自己的正常狀態,從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工作生活,而這種結果又會反過來加強“不午睡好后果很嚴重”的看法,以致于下次會更加在意“睡不夠這種效果”,如此反復循環,就會導致出現“午休焦慮”的情況了。
順其自然,無論當天有沒有時間午休,有沒有午休足夠的時間,有沒有睡著等,都應該盡量的讓自己不受到影響,繼續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下午的工作該干嘛還得干嘛,不要讓沒有午休好而從心理上感覺到事情變得嚴重,順其自然的工作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除了午休可以減壓,讓自己保持充足的精力應對工作之外,職場人士要學會更多的方式減壓。午休并不是唯一的減壓方式,任何可以減輕心理上的壓力的方法都適用。
下午的忙碌工作之余,可以抽點時間出來,喝杯咖啡或者吃點小零食都是保證心理健康的不錯選擇。不但可以稍微緩解一下忙碌的氣氛,也可以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午休不是唯一可以減壓的方式,只要可以減壓,都是值得一試的。
下一篇:預防焦慮心理 應從5方面做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現代人克服心理焦慮癥的妙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