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即焦慮性,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癥,患者以焦慮情緒反應為主癥狀。同時伴有明顯的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的紊亂。焦慮在正常人身上也會發生,這是人們對于可能造成心理沖突或挫折的某種特殊事物或情境進行反應時的一種狀態,同時帶有某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危險或災難、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應付的東西。如果對此無法預計其結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決,這時心理的緊張期待就會促發焦慮反應。過度而經常的焦慮就成了神經癥性的焦慮癥。
青春期是焦慮癥的易發期,這個時期個體的發育加快,身心變化處于一個轉折點。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個體對自己在體態、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變化,會產生一種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諸如女孩由于乳房發育而不敢挺胸、月經初潮而緊張不安;男孩出現性沖動、、手淫后的追悔自責等,這些都將對青少年的心理、情緒及行為帶來很大影響。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會出·現恐懼、緊張、羞澀、孤獨、自卑和煩惱,還可能伴發頭暈、多夢、乏力、口干厭食、心慌氣促、神經過敏、情緒不穩、體重下降和焦慮不安等癥狀。患者常因此而長期輾轉于內科、神經科求診,而經反復檢查并沒有發現任何器質性病變,這類病癥在精神科常被診斷為青春期焦慮癥。
青春期焦慮癥會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長期處于焦慮狀態,還會誘發癥,因此必須及時予以合理治療。一般是以心理治療為主,配合藥物治療。此處介紹幾種自我療法。
1.暗示療法。自信是治療青春期焦慮癥的必要前提。焦慮癥患者應暗示自己樹立自信,正確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有處理突發事件和完成各種工作的能力,堅信通過治療可以完全消除焦慮疾患。通過暗示,患者每多一點自信,焦慮程度就會降低一些,同時又反過來使自己變得更自信,這個良性循環將幫助你擺脫焦慮癥的糾纏。
2.分析療法。有些焦慮是由于患者將經歷過的情緒體驗和欲望壓抑到潛意識中去的結果。因為這些被壓抑的情緒體驗并未在頭腦中消失,仍潛伏在無意識中導致病癥。患者成天憂心仲仲、惶惶猶如大難將至.痛苦焦慮,不知其所以然。此時,患者應分析產生焦慮的原因,或通過心理醫生的協助,把深藏于潛意識中的“病根”挖掘出來,必要時可進行發泄,這樣,癥狀一般可消失。
3.刺激療法。焦慮癥患者發病時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痛苦不堪,此時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轉移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自己喜愛的娛樂活動,或進行緊張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以忘卻其苦。
4.催眠療法。大多數患者有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夢中驚醒,此時病人可進行自我催眠,如閉上雙眼,進行催眠:“我現在躺在床上,非常舒服……我似乎很難入睡……不過沒有問題……我現在開始做腹式呼吸……呼吸很輕松……我的雜念開始消失了……我的心情平靜了……眼皮已不能睜開了……手臂也很重,不想抬了,也抬不起來了……我的心情十分平靜……我困了……我該睡了,我能愉快地睡著……明早醒來,我心中會非常舒暢。” ’
5.深度松弛療法。如果患者能夠學會自我深度松弛,就會出現與焦慮中所見相反的反應,這時其身體是放松的而不是為某些朦朧意識所控制。自我深度松弛對焦慮癥有顯著療效,如:患者在深度松弛的情況下去想象緊張情境。首先出現最弱的情境,重復進行,患者慢慢便會在想象出的任何緊張情境或整個事件過程中,都不再體驗到焦慮。
下一篇:你經常恐慌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少年分床睡患上焦慮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