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有位家長給我打來電話,訴說自己的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和異性交往的頻率比以前多了,這是怎么回事?其實,對于這種擔心自己的孩子和異性交往過多的心理,很多家長都曾有過,而且有的甚至就像遇到什么天大的事,弄的惶惶不可終日。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對于青春期心理的反應,和異性交往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在某一時間過密,也不應粗暴干涉,怎么做呢,請看以下報道。
如何理解青春期異性的交往對于青春期里的很多事起發展的速度也許出乎你的意料。隨著生理在激素作用下的急劇變化,孩子產生了性心理適應,即與性生理、性欲、性行為有關的心理問題,當然也包括與異性交往的心理。這個時期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心理發展,隨著第二性征、性器官和性機能迅速發育,少男少女們開始意識到兩性在生理、行為和社會角色方面的差異,產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感體驗,于是進入心理學上的異性期,開始對異性感興趣,并產生思慕情結。
男生和女孩彼此交往是一種彼此向往的心理在作怪。在這個特殊的年齡段里,男女同學之間互相產生好感和愛慕,出現向往、接近、眷戀異性交往的渴求,如喜歡一起學習,結伴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有的女孩子在日記中傾訴自己對身邊某個男孩子的愛慕之情;有的中學生追星,都是這種心理的表現形式。孩子熱衷異性交往是成長中正常的心理現象,這種感覺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它不是早戀。
偏激粗暴的干涉異性交往的后遺癥是很明顯的。容易造成性心理偏差,影響孩子將來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有時還會讓孩子錯誤認為,兩性交往是低級的、丑惡的,以至于以后在與異性的相處中緊張、恐懼,而形成社交障礙。另外,來自不同方面的“批評幫助”,還會迫使那些有逆反心理的孩子真的談起戀愛,以示抗議。因此,對青春期異性間的交往,和風細雨的正確引導——拉一把仍是友誼,劈頭蓋臉的冷嘲熱諷——推一把就促成了戀愛。
所以說,對于青春期心理的一些問題,家長或者老師最忌用粗暴的方式干涉。因為對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其自尊和敏感度都是很強的。一旦方式不對,就極易造成相反的后果。希望看了以上的介紹后,各位家長能以科學的方法,合理看待自己的孩子和異性交往的現象。
相關閱讀:剖析大學新生的那些心理問題
下一篇:孩子個子矮和心理壓力有關系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剖析大學新生的那些心理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