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成長心理 > 青春期心理

青春期心理

如何孩子多吃苦才知道感恩

分類: 青春期心理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2-26

閱讀 :691

  “學會感恩”成了以后中學生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這是8月3日上海市正式頒布的新版《中學生守則》中增添的新內容。

  上海市教委德育處副處長鄒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一改變是根據中央和上海市政府有關文件精神做出的。
根據目前絕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較強這一特點,我們要求他們學會對自己擁有和享受的一切抱有感激之情。只有學會了對父母、師長和社會心懷感激,才懂得關愛和回報。這一舉措,有助于獨生子女把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擺正。”據了解,兩會期間曾有人大代表提出要教會青少年學會感恩。

  感恩受哪些因素影響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南昌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勃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采訪時說,一個人有沒有感恩的心,通常受幾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認知因素。俗話說“知恩圖報”,只有知道了國家和社會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才會產生報恩的意識。如果意識不到別人的付出,怎么可能產生感恩之心呢?

  其次,要有親身體驗。光知道父母給我吃,給我用,如果體驗不到關懷和愛等情感,認為那就是父母的義務,也不會產生感恩的心。

  第三,感恩的想法是否受到過鼓勵。許多小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時候,父母往往說“你把書讀好了就行了”、“孩子你不用這樣”……這就把孩子自發的感恩之心給扼殺掉了。有些家長則很細心,會說:“孩子,你能有這樣的想法很好。”這值得提倡。

  第四,家庭和社會氛圍的影響。做父母的如果不關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就會模仿父母。現在社會上宣傳“做生意就不要動感情”、“動什么別動感情”、“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些觀念都影響著感恩心的形成。陳博士分析說,雷鋒時代懂感恩的人的比率比現代高,因為他們親身經歷了從不幸福到幸福的變化,而現代人人生變化很小,從小很順利,感恩之情就不深。“應該說,感恩之心是人的自然屬性,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但后天不恰當的經歷也會抑制人的感恩天性的發展,比如做好事卻惹來了麻煩,或者回報太少,那么人們再次表示關愛的時候就會大打折扣。”

  感恩也是一種競爭力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趙梅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現在社會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人成功以后,認為成功是自己奮斗的結果,別人都是阻力,所以很難有感恩的心;而沒有成功的人怨天尤人,更是很少想到去感激別人。因此,如何讓人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學會感恩、不忘感恩,是門學問。

  趙博士認為,感恩心也是一種競爭力。“懂得感恩的人受人們歡迎,人們愿意跟他再次合作;而不懂感恩的人覺得別人幫他是應該的,不思回報,別人就不愿意再幫他。還有一些不懂感恩的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利益后,就逃之夭夭,也取得不了更大的成績。”

  陳勃博士則認為,現在社會競爭加劇,人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絕大多數人都把目光盯在有地位、有財富的人身上,卻忽視了有愛心的人,社會應該多宣傳后者的價值,因為是他們支撐著這個世界的情感系統。如果一個成功的人不思回報社會,社會要形成輿論,令其價值大打折扣,這能夠有效地令其反思,促動回報行為。作為個人,成功后越要反思為何我成功了,是我有本事嗎?不是,競爭的社會靠單槍匹馬是很難成功的,你的成功必然有親情、友情、愛情、社會資源的支持。

  如何培養感恩的心

  趙梅博士認為,感恩之心有兩個特性,一個是及時性,即在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幫助,馬上就能產生對對方的感激之情;另一個特性是滯后性,也就是當時意識不到,直到以后自己有了親身體會,才油然而生感恩之情,俗話講“生兒方知報娘恩”即是這個道理了。因此,趙博士提出,要培養孩子的感恩心,首先要讓孩子體驗一下辛苦。“現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開,總是覺得這個世界欠他的,就是因為從小習慣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無條件地滿足了,他就認為別人的給予都是應該的,也就不懂得感恩。”趙博士舉例說,山東師大附小在今年“三八”節的時候,讓孩子把雙肩背的書包掛在胸前走回家,然后做家務,體驗母親當年懷孕的辛苦,以此作為感恩教育的一個環節。

  陳勃博士認為,培養孩子的感恩心,要從身邊的人學起,老師、家長都要以身作則,對上一代的付出表達感激之情。學校平時可多搞些感恩的活動,比如,布置一個作業,讓兒童想想父母對自己的好處,再想想父母的難處,光想好處不想難處,他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就很難產生感恩的情愫。另外在教材中也要增加一些感恩的故事、童話。學校的傳統評價體系也要做出適應性調整,比如,在評比“三好學生”的時候,那些雖然學習不優秀,但對父母很關心,喜歡幫助同學的學生,也應成為“三好學生”。

  悲憫情懷

  據記者了解,新版中學生守則頒布前后,上海市許多中學老師和教育專家在對感恩教育的討論與實踐中,提出要有悲憫的情懷。他們認為,要教會孩子懂得關心弱勢群體,養成悲憫情懷,這對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是有幫助的。但是陳勃博士認為,悲憫情懷表達的是一種終極關杯,是一個人在擁有了豐富的社會閱歷以后,產生的對整個社會和人類的一種樸素、美好、關愛、理解的情懷。如果要求一個沒有社會閱歷的孩子去關心全人類,就顯得比較抽象,還不如從培養對周圍人的感恩之心開始,這樣具體又好操作。培養悲憫情懷之所以不容易,還有社會導向的問題,“比如,在農村你問孩子為什么要讀書,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他們自己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不要再做農民’。社會導向就讓人不悲憫農民,不接受他們。因此,向孩子提出悲憫情懷,顯得脫離實際。”

下一篇:看看當代大學生的九宗罪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紹興中學生連環跳樓案幕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yy111111少妇影院里无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