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為什么會不容易快樂
心靈地圖
前天參加一次聚會,意外地遇上了一幫已經很久沒見面的以前的同事,她們妝容精致、服飾前衛,作風大膽,互相稱呼著對方的英文名字,說話嗲聲嗲氣,聊到高興,甚至會帶出幾句旨在表示親昵的臟話。笑,是花枝亂顫的那種,走路,是擰著大腿的模特步。清一清嗓子拿起手機,就是要向大家朗讀剛收到的黃段子了。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就在一年前我們還是同事的時候,她們都素面朝天不施脂粉,服裝簡單到T恤衫加牛仔褲,既不抽煙也不喝酒當然更不粗口。反倒我因為太“正經”了反而和氣氛顯得格格不入,我原本就很少參加聚會,更不擅長和別人滔滔不絕插科打諢,整場聚會下來,像一個老式的英國女管家一樣顯得呆板無趣。
從小我就是眾人眼中的乖女孩,是父母的好女兒,老師的好學生,老板的好下屬,朋友間嘖嘖稱道的好小姐。我永遠都聽大人的話,走最安全的路,作最安全的選擇。因為我習慣了順利,所以不敢冒險。即使在青蔥歲月里也沒能像同齡人那樣染黃過自己的頭發到迪廳狂歡,到酒吧買醉……
十八歲后,看著周圍的女友旁若無人地在街頭熱吻,抽煙喝酒獨居失眠,經歷很多之后終于不再相信感情,開始相信自己。而我卻在那個時候行不露足笑不露齒地和各色男人相親,因為太正經嚴肅,缺乏可愛,結果相親十次竟然沒有一個長久交往的男人。工作上幾年兢兢業業可是仍舊在原地踏步,因為領導認定我這樣的性格沒有領導才能但更適合做基礎性工作。
而周圍的女友幾年間已經進化成刀槍不入的女超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她們總能適時地發一發嗲,撒一撒嬌,或者半真半假地敲一敲竹杠,半羞半惱地耍一耍脾氣,又得到遇事則順的通行證。她們無處不在,就像正餐前的開胃酒,就像時裝上的那條蕾絲花邊。
總能見她們在一起開懷大笑,而我卻郁郁寡歡,雖然我是有名的乖孩子。退回二十年,如果有人說我是個正經老實的女孩,我還會暗自高興,認為這是在夸我,但是現在,同樣一句話在人們眼里我已變成了落后和老土,哪個年輕女孩還喜歡這種稱呼?這簡直和罵人的話沒有分別。我也曾想像她們那樣,但是又明知道自己表演才能欠佳,不愿意讓別人看出來自己的嘴唇在顫抖手指在哆嗦,更不愿意讓別人覺得自己還是顆青澀的寒帶水果,所以只好還做原來的斯文小姐。
乖孩子,并不快樂。問題就出在“乖”上,我順從,聽話,凡事都為他人著想,這種為他人服務的性格決定我的快樂永遠來源于他人。我喜歡讓別人滿意,那樣我自己才能快樂。本來想哭卻不得不展示笑容,本來想怒卻不得不和風細雨,本來想放松一下,結果卻成了“假正經”!咨詢師告訴我,真正的快樂只有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才能源源不斷地補充,建立在別人身上的快樂意味著軟弱和焦慮。
還好我終于在我的孩子出世的時候明白了這個道理,如果我有什么愿望的話,那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即使不乖,也要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