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男孩曾以理科640分的高分成為區里的高考狀元,但如今卻被大學責令退學在家;某重點大學的一位女高才生在去外地讀研究生前接受輔導,見到醫生時竟羞澀地拽著媽媽的衣襟。
沈陽市著名青少年問題專家張峻銘告訴記者,自己最近在進行咨詢
時遇到的這兩種病例,屬于“適應障礙”,在青少年包括大學生中出現這樣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他認為,高分低能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這位男孩曾是高考狀元,由于當年高考后估分失誤,他的母親沒有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報清華大學。結果分夠上清華大學的他最終被北京另一所高校錄取。
據張峻銘介紹,在這位男孩的世界里,“只有考上清華大學才能出人頭地”,這種思想使他在大學4年里,經常逃課上網,各科成績不好。去年初,這位“孤傲”的男孩因為瑣事與同學大打出手,結合以往不良的表現,他被校方責令退學?;丶液?,他把母親看成“毀了他一生的人”,經常用惡劣的態度對待她,還經常有一些攻擊行為。這位男孩曾告訴母親,要掐死表弟,因為舅舅4年前不支持他報考清華大學。
張峻銘對他的指標進行測試時發現,這位男孩目前已處在適應性人格障礙引發的攻擊性人格障礙階段,但通過一段時間的疏導,癥狀會減輕直至消失。
在張峻銘接診的障礙患者中,還有一個病例令人吃驚。這是一所重點大學的女高才生,大學4年連續多次獲得一等獎學金,學習成績優秀。自小飽受“呵護”的她在考上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后,母親擔心她未出過遠門,不適應新的環境,于是領她來到張峻銘的門診。
張峻銘接診多年從未看到過的一幕出現了:這位女生進入咨詢室時,母親在前面走,22歲的她竟是拽著母親的后衣襟進來的;在與張醫生的20分鐘交談中,這個女生總是眺望門外的母親,她前后總共說了8句話,更多的是張醫生在問。
兩種特殊的病例令見多識廣的張峻銘很是感慨。他說,一個優秀的學生,可以成為高考狀元,可以連續獲得一等獎學金,但是在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系上,卻是一個“低能兒”,這應引起教育界、學界的關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重要的一點是對分數的過分看重。家長、老師認為孩子只要考試成績好,就是給大人爭光,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綜合素質、尤其是素質的培養。
>>>
下一篇:透析孩子心理抑郁四大誘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學生的反復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