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天意憐芳草,人間重親情。對花季少年來說,親情好似從小就澆灌他們生長的水分,是他們在人前綻放笑容的資本。
在山西省少教所,記者見到了年僅16歲的小進(化名)。他的臉上掛著同齡人固有的稚嫩,眼神里卻透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迷離和猜疑。少教所教育科科長張梅說,已經四個月沒有親人探視他了,親情對這個孩子而言,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自從父母離婚、爸爸又去世后,我就慢慢陷入沒有親情的泥沼,越來越難以自拔。”
記者的采訪顯然勾起了小進不愉快的回憶,他雙目微闔片刻,便開始斷斷續續地講述,宛如在揭開一個麻木已久的傷疤——
我出生在安徽省的一個鄉村,7歲時,父母離了婚,沒多久,爸爸就去世了。從那時起,媽媽脾氣變得很暴躁,動不動就發火。8歲時,母親帶著我回到位于山西省新絳縣的老家,又嫁了人,我在縣里上了小學。
上學時同學說我是外來的,歧視我、欺負我,經常把我的書包藏起來,或者兩三個人一起打我。回到家,媽媽打、罵我,繼父挖苦我。我越來越覺得孤獨,時常一個人躲在臥室,蒙著被子哭。盡管有媽媽和繼父,我卻感覺身邊一個親人也沒有。對我來說,連他們也是陌生人。
就這樣,我一天比一天孤獨、壓抑,總想找個出氣筒。我終于開始訴諸暴力,導火索是繼父的一句話。有一天我放學被打后回家,繼父怒氣沖沖地罵道:“你如果再挨打,回來我還要打你!”從此,只要同學惹我,我就會打他一頓。
我終于徹底爆發是在上初一時。一天早晨,第二節語文課后上課間操,我出教室時和一個同學撞了一下,同學罵了我兩句,我忽然覺得忍無可忍,想殺了他。我把筆記本撕了兩頁,用鉛筆刀把手割破,在上面寫下“血書”:“我正式和母親、繼父脫離關系。”之后,我把那個同學騙出學校,讓他幫我把血書交給我媽媽,卻遭到他的拒絕,我便決心殺了他。黃昏時分,趁他不注意,我把他的頭按在一個水池里,用磚頭砸,他被砸死了。
我知道殺人的后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我被判死刑,另一種是我進監獄。這些我都不怕,因為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找個合理的理由離開這個家,毫無親情、沒人疼愛我的家……
張梅告訴記者,小進其實是個很乖的孩子。許多事實證明,“單親孩子”同樣可以聽話、懂事,關鍵在于大人要給予足夠的關心、愛護和認真、及時的幫助。
下一篇:讓躁動的心和身體一起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果有人對你說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