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自卑感是中學生中常見的一種狀態,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學習又不是很好的學生。他們往往因為學習不好常挨老師的批評,由此產生了自卑感,又因此更加不敢在課堂上發言,在課外活動中躲躲閃閃,進一步形成了惡性循環。這種狀態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及今后的發展都是極其有害的,所以要極早糾正。
首先,應該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卑感是學習進步與健康成長的障礙。你渴望成功,卻不敢相信自己能獲得成功,最終有可能因空有自強的愿望,但無改變現狀的行動而茍且庸碌,虛度年華。
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位媽媽帶她的兒子去動物園看大象,大象周圍有許多矮矮的木樁,兒子的腦子里就產生了疑問:媽媽,這么大的象,一定很有力氣,可是它為什么不掙斷這細細的鏈子逃跑呢?他媽媽告訴他:這頭象剛來到這里的時候還很小很小,當時就用這小木樁、矮棚圈著它,它當時很想掙斷鏈子跑出去,可是由于力氣小,每次都失敗了,于是就失去了掙脫鏈子的信心。盡管它一天天長大,但不知道現在自己有很大的力量,用力掙一下,就能逃出來。它不敢這樣想,當然也就不會這樣去做,因而只好永遠被鎖在這里,老死在這里了。
所以應該看到,自卑是要求自強的表現,往往有比平常同學更強的自尊心和更強的表現自我的欲望。當你一旦在學習上或其它方面獲得成功,那種喜悅的心情不僅能激發你的自強信念,還能使你擺脫自卑的陰影,增強自信心,獲得走向自強的啟示。
下一篇:玫瑰女與白菜女,哪種女人更幸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標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