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對父母的情感依戀也逐漸增強,愈發不愿意離開家人身邊。但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經歷各種離別,讓寶寶坦然接受離別的方法有哪些呢?
讓寶寶坦然接受離別的方法Step 1:離別前的準備
提前使孩子的心理有準備,平時注重與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戀關系。
父母在平時應與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戀關系,不可對孩子過冷或過熱。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很強烈,讓他們一下子體驗離別,會使依戀受阻,產生分離焦慮,從而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因此,父母應該在離別前就告訴孩子什么
時候會離開、去干什么、什么時候回來等,讓孩子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
充分利用游戲、童話故事或動畫片中有關離別的內容適時教育孩子。
游戲、童話故事以及動畫片中通常都會有一些關于離別的情景,父母在陪同孩子觀看時,應抓住這個機會,把游戲和童話等作為教育孩子的切入點,讓孩子在虛擬的世界中感受和認識離別,再將這種理智慢慢遷移到現實生活中。
讓寶寶坦然接受離別的方法Step 2:離別時的疏導
離別不需回避孩子,讓孩子學會直面離別。
有些父母為避免離開時孩子哭鬧的追趕,往往選擇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離開。這種做法其實很不恰當,孩子此時的哭鬧追趕可能是因為害怕失去安全保護的焦慮,或是對愛的需要的一種表現。這種需要是本能,也是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偷偷離開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迫與父母分離,要避免這種傷害就必須讓孩子確信這種危機并不存在。只有讓孩子直面這種現實,切身感受到父母的愛護仍然存在,才能克服離別時的焦慮。
了解孩子各年齡階段的情緒特征,引導他走出不愉快的心情。
兒童在情緒、情感的表現方式上,具有明顯的易沖動、易變換、易受感染、易外露的特點。孩子的喜怒哀樂通常都會寫在臉上,很容易讓人發現他們情緒的變化。細心的家長察覺到孩子情緒上的變化時,應懷著理解與寬容的心態,應避免以成人的觀念來要求孩子,若強行干涉孩子的行為,如用大吼來扼制孩子的哭鬧,或干脆覺得孩子無理取鬧不予搭理等,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因過分壓抑自己的情感而產生心理疾病或形成不良性格。如果無法制止孩子此時的情緒激動,可設法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如給他喜愛的糖果或畫冊等。如仍然無法達到效果,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媽媽雖然很心疼你,但這也不可能讓媽媽留下,因為媽媽必須去上班,不用害怕,媽媽不久就會回來的。”只要孩子明白了哭鬧無效,下次離開時他就不會如此了。
讓寶寶坦然接受離別的方法Step 3:離別后的安撫
化解孩子的心結,用輕柔的安撫使孩子理解大人。
當家庭中有一方要離開孩子一段時間時,留守家中的一方就要注意做好孩子的安撫工作。一定要及時讓孩子明白離別并不等于永遠的離開,讓孩子確信父母都是愛他的,這一點可以直接用語言表達。真實和坦率能化解孩子的心結,而壓制則只會使焦慮增大。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為他解開心結,以及告訴他爸爸媽媽必須離開的原因。
以上這些都是讓寶寶坦然接受離別的方法,只有這樣我們在上班的時候,才不用擔心寶寶會哭鬧。
下一篇:促進知覺學習的技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應讓孩子從小保持快樂的心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