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國內某著名門戶網站對5546人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52.9%的人認為孩子從小需要接受挫折教育,56.1%的人認為再富不能富孩子。
對于過半數的民眾認為“再富不能富孩子”的調查結論,筆者是持相反態度的。
理由有四:
其一,有違“常理”。“為子孫造福”,是中華文化中源源流長、代代傳承的一種幸福觀。在這種深深扎根于民族潛意識中的幸福觀作用下,不管是那一代上輩人所作的努力、拼搏和奮斗,實際上都是在為子孫后代造財富、謀幸福。既然一代一代的上輩人都是“為子孫造福”,都是為子孫后代創造財富,那么,過半數的民眾認為“再富不能富孩子”,顯然就有違“常理”。因為上輩人所創造的財富總不能自己偷著吃光花盡或帶到墳墓里去吧。
其二,有違“常情”。“再苦不能苦孩子”,是所有為人父母都認可并堅持的一種觀點,也是最大的人之常情。筆者雖然沒有做過調查,但我敢說,現實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父母寧愿自己多吃點苦,也不愿意讓孩子多吃苦,這是一種“常情”。既然大多數父母都堅持“再苦不能苦孩子”,那么,過半數的民眾認為“再富不能富孩子”,顯然就有違“常情”。
其三有違“常規”。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正常規律。在這種正常規律的作用下,不斷富裕起來的中國家庭,首先要改善的就是孩子的物質文化生活,這也是一種正常規律。既然富裕起來的家庭首先要改善的就是孩子的物質文化生活,那么,過半數的民眾認為“再富不能富孩子”,顯然就有違“常規”。
其四,有違“常態”。現實生活中有一種很“常態”的現象就是孩子生活在家庭生活中,隨著家庭的不斷富裕,孩子的物質文化生活總是伴隨著家庭不斷富裕而不斷提高的。比如,餐桌上豐盛了,孩子吃得好了;家庭買了新車,孩子會跟父母一起坐車;家庭買了新樓,孩子肯定要告別舊房;家庭有錢了,孩子穿的、用的也相應地會比不富裕家庭的孩子好一些……這種“常態”的現象,實際上是“再富也是富孩子”。既然如此,那么,過半數的民眾認為“再富不能富孩子”,顯然就有違“常態”。因為富起來的家庭總不能讓孩子生活和游離于家庭生活之外。
綜上看來,過半數的民眾認為“再富不能富孩子”的結論,無論于情于理、于規于常,都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我們應該像說“再苦不能苦孩子”那樣,理直氣壯地說“再富也不要怕富孩子”。因為富起來的家庭最終都會落腳到“富孩子”上來的。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越來越多的孩子會伴隨著家庭的富裕而成為“富孩子”,這是不容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至如說富起來的孩子,將來會因富而累,不思進取,不能吃苦,坐吃山空,或當“敗家子”,那就不是“再富能不能‘富孩子’”的問題了,而是富起來的家庭如何對“富孩子”實施家教問題了。正如中國科學院心理診所對近千名學生的調查結果所顯示的那樣:超過2/3的家長被孩子認定為“不合格家長”。
不合格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過分保護型,家長包辦代替太多,有這種傾向的家長比例占到總數的30%左右。
二是過分干涉型,其表現是喜歡畫框框、定調調,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這種家長也占到總數的30%左右。
三是嚴厲懲罰型,占總數的7%~10%。看來,富起來的家庭不是“再富能不能‘富孩子’”的問題,而是富起來的家庭對富起來的孩子施教問題。
說到富起來的家庭如何對“富孩子”實施家教的問題,根據個人的體會,筆者以為,教會孩子怎樣做人才是至關重要的。說到教會孩子怎樣做人,最重要的有兩點:
其一,要重視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一個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或出息的大小,與孩子富不富沒有必然的聯系,但與他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有沒有責任,卻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富起來的家庭父母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這種培養,既需要父母的言教,更需要父母用自己勇于擔當的社會責任感為孩子作榜樣。有了社會責任感,富起來的孩子就會勇于擔當,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克服困難,積極進取,奮發努力,在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貢獻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二,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愛心。誰都喜歡有愛心的孩子,因為這種社會心理,決定了有愛心的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總會比別人走得更順、更好、更成功。因此,不要怕孩子富不富,要怕就應該怕孩子自私自利、沒有愛心。沒有愛心、自私自利的孩子既便是不富,他也不會走上人生正道上來的。相反,富起來的孩子有了愛心,卻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富有奉獻出更多的愛心,從而受到社會的認可和贊許。因此,富起來的家庭父母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愛心,培養的過程,除了言教,比如鼓勵孩子關心別人、樂于助人,再就是富起來的父母一定要用自己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的愛心行動,卻影響孩子。在這方面,比爾?蓋茨公開宣布,將把自己580億美元的財產全部捐贈給名下的慈善基金,而不會留給自己的子女一分一毫,正是培養孩子愛心的行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榜樣示范作用,在孩子的家教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因此,富起來的家庭父母,一定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富起來的孩子從怎樣做人上,從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上,施加教育和影響。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再加上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博大的愛心,你就不用怕孩子不能獨立、不能吃苦、貪圖安逸,富起來的孩子也一定會成為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之才。
下一篇:管教孩子,最忌各持己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使孩子專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