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有許多家長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有的爸爸媽媽們可能會因為孩子的膽子大而擔憂:孩子膽子大的,擔心孩子不會自我保護,容易學會打人、罵人,長大以后會經常闖禍;孩子膽小的,擔心孩子受欺負,遇事畏縮不前,長大以后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
最近,一位家長向我們述說了這樣一件事:上周她帶四歲的兒子到翻斗樂去玩兒。在翻斗樂的寶寶樂園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玩具。
有的孩子見到玩具馬上就跑過去,揀自己喜歡的玩具玩起來。可我家貝貝摟著我的腿,眼睛盯著地毯上的好玩兒玩具,卻不敢上前去玩,在我的鼓勵下,他才慢吞吞地靠近玩具,而且只玩兒離我最近的幾種玩具,還不放心地邊玩邊不時地回頭看看我。
過了一會兒,翻斗樂的一位阿姨進來了,手里拿著一輛自動卸貨的玩具卡車,里面裝著積木。有的孩子看見后,馬上就湊過去,和那個阿姨一起玩起來;我家貝貝看見這個阿姨進來后,下意識地放下自己手中的玩具,馬上跑到我身邊,無論這個阿姨怎樣招呼,他都不肯過去玩。
這位家長問到:“孩子的膽子大小是天生的嗎?
如果膽子大小是天生的,那么我和他爸爸的膽子都不算小,這孩子究竟是隨了誰?
如果膽子大小是天生的,孩子會一輩子都膽小嗎?
如果說膽子大小不是天生的,那么對于那些只有兩三歲的孩子,是誰“教給”他們膽大或膽小的?
專家點評 膽子大小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陳教授說:膽子大小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形成的這個問題,現在心理學界傾向于膽子大小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復雜地相互作用的結果。
從嬰兒剛剛出世那一刻起,遺傳的影響就突出地表現出來了。從醫院的嬰兒床上,我們就能大概地發現哪些孩子將來可能膽大,哪些孩子將來可能膽小。嬰兒的哭聲大小、哭的方式、他們在饑餓時的表現、護理人員接近他們時的反應,這些都可以作為區分孩子膽子大還是膽子小的指標。
但是,當媽媽從醫生手里第一次接過孩子的那一刻起,環境的影響也就開始發生作用了。你看吧,那些素來“膽大”的媽媽們是以多么噴發的熱情對待她們的孩子的!她們不停地和孩子大聲說話,笑聲朗朗;她們使勁地摟抱孩子,親吻孩子,還不停地逗孩子,努力讓孩子做出積極地反應,逗得孩子發笑和咿呀作聲。
而一些平素“膽小”、文靜的媽媽們就不然了,她們以極大的耐心和細心照顧著孩子,觀察孩子的一切行為舉動,努力滿足他們的需要,解除他們的痛苦。但她們很少和孩子說話,要說也是輕聲慢語、溫情脈脈,她們拘謹、矜持的性格使她們很少大聲地沖著孩子笑,逗孩子也較少。
您大概不會反對,這兩類媽媽帶出的孩子身上,將會帶有她們自己的性格、行為方式和待人處事風格的痕跡。
但是您也千萬不要以為,不管孩子天生特點如何,孩子的膽子大小會很容易地接受媽媽、爸爸的影響,變得和媽媽爸爸一模一樣。問題比您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復雜的兒童心理發展過程 陳教授總結的第二點是,孩子從出生到成年,要經過好幾個心理發展階段,而且這是個復雜的心理發展過程。
陳教授列舉了他的兒子的一個例子:我自己大概屬于那種膽大的爸爸,而孩子的媽媽則屬于那種比較膽小的媽媽。兒子生來像他的媽媽,我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無論我怎樣鼓勵,甚至生氣地責罵,兒子在四歲半時,仍然不敢爬公園里的滑梯,盡管他親眼看著比他年齡小的男孩女孩們興高采烈地在滑梯上爬上爬下。
我絞盡腦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培養孩子變得像我一樣膽大(據說我小時候膽子特別大)。當兒子六歲半上小學時,從開學的第二天起,我就讓他自己走過兩條街去上學。
但是直到小學畢業的時候,他仍然屬于那種非常守紀律、非常膽小的學生(雖然已經當上了班里的中隊長);初中時,當他從外地轉回北京的一所重點中學讀書時,盡管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但他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難以克服退縮、自卑心理。
直到他順利地度過青春期并且進入高中,自己各方面的表現和成就使他在班里獲得了同學的普遍承認,社會地位已經相當牢固時,我才感覺到,他身上“膽小”的缺點基本上克服了。但現在已成為大學心理系學生的兒子,最不愿意干的事之一,就是自己到商店里買他自己用的東西。就是說,他身上還是帶有膽小的痕跡。
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就是這樣復雜!從出生到18歲成年,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里,他們要經歷好幾個心理發展階段,但他們出生時具有的那些固有的特點,卻頑固地保持著其連續性。幸好,這種頑固的連續性,還不至于頑固到不接受任何環境影響、根本無法改變的地步。
家長應因勢利導 如果孩子身上除了有膽小的缺點之外還有別的“天生的”優點(比如我兒子的記憶力比一般孩子好,這使他的學習成績從小就在班里名列前茅);如果您能耐心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幫助孩子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如果孩子在社會性發展的各方面都很正常。
在心理發展各階段的最主要問題上都發展得很好,比如嬰兒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在幼兒期有良好的同伴關系;在小學期間培養起勤奮精神和自信心;在青春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建立正確的本體感。那么,孩子膽小的缺點就會得到根本的改變。
膽小并不完全是缺點 當然,必須指出的一點是,膽小并不完全是缺點。膽小的孩子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容易受到傷害。他們容易變成聽大人話、守規矩、守秩序的“好孩子”,相對來說不容易學壞;而且“膽小”往往和謹慎、小心、細致、認真等性格特征有天然聯系,而這些恰恰是人格特征中難得的優點。
但是膽小畢竟不值得夸耀,有充足的經驗資料和研究證據表明,膽子比較大、外向、健談、善于適應新環境、有探索精神的人比膽小、內向、退縮的人更容易在社會上取得成就;更容易在千變萬化、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
因此,如果您的孩子生來膽小,您應該“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地使他的膽子變得大起來。
下一篇:孩子挨打會引起心理偏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除孩子的嫉妒心理的良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