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太忙了,沒時間陪孩子。”“孩子小,主要由媽媽照顧,等孩子大了自然和爸爸就親近了。”在陪孩子這個問題上,很多父親有這樣的感慨。
近日記者從昆明市多家早教中心了解到,目前父親參與親子活動的比例不足5%,孩子幾乎都是由媽媽或奶奶帶領參與活動。而搜狐母嬰頻道所做的調查也顯示,50%的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1小時;超過60%的父親因為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超過20%的父親并未認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但記者采訪中,多位早教專家指出,從孩子一出生,父親的陪伴就很重要,除了讓孩子感受到寬廣的父愛、堅毅的品格外,父親的許多特質會格外影響孩子的智商與情商。孩子經(jīng)常會以爸爸為目標,一位好爸爸會是孩子一生的偶像與榜樣。這也是為何爸爸陪伴多的孩子更容易躋身高于父親的社會階層。
云南省學前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楊麗華特別指出:一天與父親接觸至少兩個小時的孩子,和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孩子相比,前者不僅更聰明,而且人際關系處理得。
父親榜樣給孩子更廣寬的世界
●父親:王鵬
●寶寶:天添 4歲“我認為,對于孩子來說,父親是堅強、勇敢、智慧的象征,同時,父親剛毅的性格,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形成。”已是幼兒園小班學生的天添懂事,游戲兒歌一學即會。
天添的父親王鵬告訴記者,很小時天添上親子園時老師強調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不亞于母親,所以他很重視陪孩子游戲、教孩子做簡單的手工、帶孩子去郊游等。盡管工作很忙,他還是盡量抽出時間,每天都陪孩子玩一會兒。
在天添眼里,父樣就是他的偶像,做手工、溜冰、買書、到公園劃船,他都要父親“作出表率 ”。
●父親:陳先生
●兒子:成成 8歲“父親的行為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父親多關心孩子一些,可以增強孩子動腦能力、動手能力,那是因為孩子在父親的陪伴下,有了更多的安全感。”身在傳媒業(yè)的陳先生對孩子自有一套育兒經(jīng)。
“成成大概5歲時,有次老婆買了束玫瑰花回來,一進門就告訴他不要動這花,上面有刺。不說還好,一說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趁老婆不注意,他伸手就把一枝玫瑰花抓在手里。但此前我已意識到他想干什么,但想讓他吃點‘苦頭’,記住教訓。我認為,體驗式的教育更能讓孩子學到東西。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會從男士的角度為孩子解答一些他碰到的問題。”
陳先生指出,由于孩子的個體差異不同,教育也要因人而異,找到適當?shù)姆椒ǎ拍茏尯⒆有姆诜覍⒆拥慕逃龖撌窃皆缭胶谩S行└改笇⒆拥倪^分溺愛、或不聞不問、或過分暴力,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健康的的影響。
媽眼看爸爸爸帶寶寶讓人擔驚受怕孩子的爸爸幾乎從不陪、也不管孩子,他的理由是“孩子現(xiàn)在小,不需要爸爸,等孩子長大了,跟爸爸的感情自然就好了。”——凡凡媽爸爸可以帶寶寶瘋玩,但我擔心寶寶以后愛鬧!——豆豆媽爸爸不太擅長跟寶寶交流,父子主要就是進行一些驚險的體育活動,比如甩高高什么的,總是讓我擔驚受怕。——伊伊媽
專家論道父親有利于孩子形成“剛”性
●云南省學前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楊麗華對于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楊麗華老師認為,父親的角色不可替代。
據(jù)楊老師介紹,有許多調查表明,缺乏父愛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發(fā)育要差。父親長期不在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fā)育都會產(chǎn)生相當大的影響。據(jù)研究,一天與父親接觸至少兩個小時的孩子,和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孩子相比,前者不僅更聰明,而且人際關系處理得更融洽。
在生活中,孩子需要媽媽,但獨生子女家庭的媽媽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過分周到,對孩子管教得過分細致,導致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鍛煉,男孩子的性格變得女性化。所以孩子很需要一個好爸爸做榜樣,而且父親的勇敢、堅強、果斷,有利于孩子“剛”的性格形成,剛柔相濟才是健全的人格。
有人認為男孩子由父親帶,女孩則應該由母親帶,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如果只實行母性教育,那么男孩子就很難以父親為楷模去開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難了解男性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在性格形成的嬰童時期,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
父親能激發(fā)孩子的探索精神
●昆明學院學前教育系副主任唐敏副教授“孩子把玩具拆開,母親可能會罵他們一頓,而父親則可能會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再教孩子把玩具裝好。在孩子的成長中,由于父親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會激發(fā)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精神。”
唐敏副教授指出,男性往往愛活動,無形中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同時,以身作則非常重要,很難想像,一個在麻將桌旁長大的孩子,以后不愛打麻將。
部分父親的行為習慣,比如搓麻將講粗口,不能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導致孩子對父親的管教不服,這也會導致教育的失敗。父母應該常和孩子交流溝通,培養(yǎng)孩子的交際、表達能力和民主的習慣。成功的人都是鼓勵出來的,也是父母期望出來的。
父親課堂堅持每天陪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要積極參與家庭的互動和規(guī)則的建立,父母與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種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關系得到平衡。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段時期,父親都有不可推卸的任務:
a、嬰兒期:父親應該多抱抱孩子,和他們建立感情。
b、幼兒期:孩子面臨重要的人生發(fā)展任務——性別角色認同。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父親對孩子性別意識的形成比母親更重要,而且這段時期是父親與孩子增加親子關系最好的時期。
c、兒童期:給孩子樹立榜樣,不在公共場合吸煙、隨地吐痰,應遵守交通規(guī)則、對家庭負責、努力工作等,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人,讓子女從中獲得安全感。
d、不要以工作忙、時間緊為借口,放棄與孩子共處的時機,盡量堅持每天抽時間與孩子一起吃飯、一起玩耍、一起生活。
e、放下“權威”“尊嚴”,主動與孩子溝通,要與孩子相互了解對方的工作、學習和娛樂的情況,相互溝通對事物的認識、態(tài)度和感情;父親應多與孩子共同活動,堅持參與全家人的活動,在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而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并增進父子感情。
下一篇:兒童最不可忽視的品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