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偶像劇里的親子鑒定戲碼不斷上演,顯示生活中也出現了這種劇情。不只是因為懷疑、猜測還是其他,親子鑒定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近來隨著走出研究室大門的親子鑒定技術邁向市場,各種招攬親子鑒定業務的廣告也越來越多,盡管廣告內容只有簡單的4個字和一串電話號碼,還是讓人明顯感受到這個市場的不同一般。
做隱私生意也要公開“招商”?其市場行情到底如何?好奇心驅使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據省司法廳有關人員介紹,1992年我省才出現了首家親子鑒定機構,在此后的幾年里,親子鑒定機構一直只為公安、計生等政府部門提供服務。但近兩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升溫,親子鑒定機構的發展勢頭也頗為迅猛,除公檢法系統、科研院所、醫療機構、計生部門等開設的以外,還有不少是社會力量投資創辦的。而在眾多的親子鑒定機構中,目前全省具有司法鑒定許可證的不到10家。
河南省科研院DNA親子鑒定室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到該院做親子鑒定的人特別多,每個月都有幾十甚至上百人次,盡管工作人員和相關設備已是滿負荷運轉,卻依然滿足不了需求,做鑒定者至少要等10個工作日才能輪上。該負責人頗為興奮地表示,現在一年的業務量等于過去五六年的總和。
省人民醫院遺傳研究所負責親子鑒定的廖所長稱,該所每個月要做二十多起親子鑒定,前幾年的業務量跟現在“簡直是沒法比”。省會一家親子鑒定所負責人還告訴記者,由于排隊做親子鑒定的人太多,等不及的只好托關系“加塞兒”。
說起親子鑒定的紅火,河南省科研院優生遺傳研究室主任周世媛列舉了兩個數據:前幾年到計生系統做親子鑒定的有95%以上是單位委托,而現在私人委托已占到業務總量的70%以上;前幾年私人委托的親子鑒定幾乎全部由男方提出,而現在女方提出做鑒定的卻占了大多數。
“親子鑒定業務量的急劇增加,說明人們越來越熱衷于通過親子鑒定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此獲取應得的財產權和知情權。”一位親子鑒定工作人員如是說。
鑒定條件松緊不一。
關于親子鑒定的做法,不少人覺得無非是當事男女和孩子一塊到親子鑒定機構抽血做鑒定,等結果出來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并非這么簡單。
記者來到省會一家社會力量開辦的親子鑒定機構提出要做鑒定,并稱女方及孩子不便前來。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只需帶來口腔拭子即可。具體采集方法是用棉簽輕輕擦拭口腔頰側內壁黏膜數次,用吹風機吹干后放入牛皮紙信封中置于4℃冰箱內保存。該工作人員稱,也可以采集毛發,不過要特別注意送檢的毛發必須帶毛囊且不少于5根。此外還可帶唾液斑、煙蒂、嚼過的口香糖等,所有這些檢材要自然晾干,樣品要分裝并標注清楚。
然而要想在持有司法鑒定許可證的親子鑒定機構做鑒定,就不能像社會上的鑒定機構那樣隨意了。到這里做鑒定的一般是為了提供法律依據,為了避免卷入不必要的法律糾紛,鑒定機構一般會要求當事人憑身份證親自到現場簽訂《委托鑒定協議書》并簽字畫押、現場拍照。如果當事人不親自到場,送上門的生意他們也寧可不做。
關于親子鑒定的價格,省物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為:只做單親(即女方或男方)和孩子二人鑒定的收費2800元,做雙親(即男女雙方)和孩子三人鑒定的收費2400元,這是因為三人鑒定比兩人鑒定做起來省時省事。
由于存在需求矛盾,一些親子鑒定機構對急于做鑒定者還要收取“加急費”。但物價部門未對此作出相關規定,具體標準大多要由親子鑒定機構與當事人“面議”,要得越急標準自然越高。據說目前北京的行情為,提前一天加收400元,提前兩天則加收600元。
尷尬的親子鑒定者。
“這孩子不像你嘛!”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句玩笑話,往往會讓做父親的頓生疑竇。而想要除掉心病,就只能做親子鑒定。
“做親子鑒定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瞞著對方自己帶孩子來的,他們或懷疑孩子來歷不明,或者是為離婚找理由。而對孩子,當事人則盡量隱瞞真相,甚至要求鑒定醫師對孩子說這只是一般的體檢。”一位從事親子鑒定的業內人士說出了做親子鑒定者的心態。
省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的一位專家分析認為,目前要求做親子鑒定者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是丈夫懷疑妻子不忠,二是女方為了證明自己的“名節”,三是父母懷疑醫院抱錯嬰兒或未婚媽媽為私生子確定生父等。這些在過去糾纏不清、無從判斷的難題,通過親子鑒定技術便可立見分曉。
那么,占70%以上私人委托業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周世媛將其又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孩子尚未出生就來做鑒定的,這大部分是由女性提出的,目的是想證明孩子是不是丈夫或男友的,如果不是就想辦法把孩子打掉。另一類是孩子出生以后來做鑒定的,其中又分三種情況:一是男方委托的占多數,一般不讓女方知道,目的是想在不引發家庭矛盾的情況下解除心中的疑惑;二是婚姻破裂的男女雙方一起來,做鑒定是為財產分割做準備;三是由“二奶”提出做鑒定,意在為孩子索要撫養費。
親子鑒定緣何升溫?
“獲取知情權的執著是親子鑒定市場方興未艾的一個主要原因。”某親子鑒定所負責人告訴記者,前不久一位女子帶來不同的男士到該所做親子鑒定。第一次,她帶了一個與自己相差13歲的男子,結果顯示孩子與該男子不存在血緣關系。第二次,她帶來一個與她年齡相仿的男子,結果該男子還不是孩子的父親。第三次的鑒定結果出來后,還是讓她感到了失望。直到第四次,這位女子才了卻了心愿。然而該女子卻表示:“盡管價格不菲,但總算得到了知情權,還是必要的。”
一家親子鑒定所的負責人感嘆道:“有些人一旦下決心要做親子鑒定,就是用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他向記者舉了這樣一件事情:某戶人家的媳婦懷孕后,公婆卻是疑竇叢生,因為兒子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在家。公公為此提出要做親子鑒定,害怕家丑外揚的兒媳只好承認孩子不是丈夫的??晒胚€是不依不饒,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鑒定結果出來以后,公婆對媳婦大動干戈,定要“審”出孩子到底是誰的,但兒媳卻始終不愿說出男方的身份,最后甚至同意與丈夫分手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公婆堅決不同意,堅持要一查到底:“砸鍋賣鐵也要做親子鑒定,搞不清楚究竟是誰破壞了我們的家庭,我們死不瞑目!”
該負責人說,有了一些人不想“稀里糊涂”的心理,親子鑒定這錢你不想掙都難。
具有司法鑒定許可證的親子鑒定機構所做的鑒定結果往往被公、檢、法、計生、民政、保險及紀檢等機關采信,其生意紅火不難理解。民間鑒定機構所做的鑒定結果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為什么這么多的人還要選擇民間的親子鑒定機構做鑒定呢?一位做親子鑒定的女士向記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取得司法鑒定許可證的親子鑒定機構要求當事人公開身份并簽字畫押,這樣容易使事態擴大。而社會上的親子鑒定盡管價格也不便宜,但保密性較強,手續比較簡單,能較好地規避司法鑒定中存在的“風險”。
因為有人要打官司,所以持有司法鑒定許可證的親子鑒定機構客源不斷,同時也有許多人為了不使事態擴大而走進了“風險”較小的民間親子鑒定機構。于是,各類親子鑒定機構都不用發愁“沒飯吃”。
這是一本難念的經。
就在一些人要堅定不移地醫治“心病”時,一個難題卻在困擾著更多的人。
一位基層法官向記者講述了另一個案例:小娟(化名)生下孩子后,要求與她有過一夜情的汪楠(化名)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汪楠不相信孩子是自己的,表示有了親子鑒定證明才愿意承擔這個義務,然而小娟拿到的鑒定報告卻證明孩子與汪楠之間不具有血緣關系。一心要為孩子索要撫養費的小娟轉而稱孩子是自己與男友蕭瀟(化名)的,然而親子鑒定又顯示蕭瀟也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
上述鑒定結果意味著小娟在懷孕前至少有兩個以上的性伴侶,以至于她無法準確指認誰是孩子的生身父親。官司還沒打完,原準備與小娟結婚的男友便憤然離去,小娟再也沒有臉面在老家呆下去,幾次自殺未遂后,把孩子扔給姥姥遠走他鄉。
“不做親子鑒定就討不來孩子的撫養費,可即便打贏了官司,也照樣無法消除無辜孩子由此受到的傷害,親子鑒定真是本難念的經。”面對尷尬的現實,這位法官露出一臉的無奈。
代理過親子鑒定官司的李敬民律師表示,科學的發明創造是偉大的,可有的偉大發明卻令人感到恐怖。人類發明了原子彈,它給人類帶來的不是福音而是毀滅,所以人類又在致力于銷毀原子彈?,F代醫學的發展推動了親子鑒定技術的誕生,但人們萬萬沒想到它給當事人帶來的往往也是毀滅性的傷害。為此,他上書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等部分,強烈呼吁親子鑒定市場不能放開。
對于這種觀點,周世媛卻表示不能接受。她認為,人們享有了解事情真相的知情權,在法律日益健全的今天,這種權益更應得到尊重,因此親子鑒定市場不應受到限制。
據了解,如今只要具有相應的技術能力,即可開辦親子鑒定業務,至于如何對這一市場加以規范,國家尚未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探索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管理辦法,國家已將我省列入親子鑒定的試點地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關部門會拿出一個好的辦法來。
小編想說:
你們每討一次“知情權”,可能都會將自己、孩子和家庭置于尷尬的境地;
你們為了去除心病,每次都要付出數以千元的代價。
然而你們的態度卻依舊十分堅決:真相不清,死不瞑目。
于是在不經意間,孩子、父母間的親子關系一次又一次的遭受抨擊。當你發現一切的猜疑只是猜疑,那你將如何挽回已經破碎的家庭。
下一篇:懲罰孩子 可能引起孩子心理疾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生長過程中的早期親子關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