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年輕的爸爸抱著哭鬧不止的6個月大的兒子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板著臉對孩子說:“再哭我就打你屁股!”沒想到話音剛落,孩子哭得更厲害了。這時,一位育嬰師抱起這個孩子,微笑著輕聲細語地對孩子說:“小寶寶呀,要睡覺呀,風不吹呀,樹不搖呀……”隨著育嬰師輕輕的吟唱和拍撫,孩子很快入睡了,對抗嬰兒哭鬧的心理戰方法。
嬰幼兒的哭鬧對于初為父母的人來說,無疑是件煩心事。嬰兒長時間哭鬧不止,不僅使大人們心煩意亂,影響休息和工作,甚至會造成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和睦。當嬰兒哭鬧時,年輕的父母一般只考慮嬰兒可能是尿布濕了、身體不適等。對抗嬰兒哭鬧的心理戰方法,如果一向安靜的嬰兒,突然一連幾天哭鬧不止,而且父母抱在懷里時不哭鬧,一放到床上就手腳亂蹬、哭鬧不止,夜間必須抱著才能睡覺,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嬰兒的心理出了問題。
舉例說,一對年輕夫婦有個剛一歲的孩子,本來一直溫順、乖巧,吃飯、睡覺都很有規律,但近一段時間,孩子總讓大人抱,一放在床上就哭鬧不休,家里人搞不清楚孩子究竟怎么了。每當孩子該睡覺時,哭鬧聲讓一家人心煩意亂。這對年輕夫婦以為孩子身體不舒服,到兒童醫院去檢查,驗尿、驗血一番檢查之后,未發現任何疾病。后來在兒科醫生的推薦下,到心理門診咨詢。對抗嬰兒哭鬧的心理戰方法,醫生詳細地了解了患兒近幾個月的情況后發現,原來孩子在兩個月前患感冒,期間受到了大人的特別照顧,總抱在懷里哄逗,使孩子對大人的懷抱產生了過分的依賴。結果病愈后一離開大人的懷抱,孩子就哭鬧不休。
對嬰幼兒來說,安全感非常重要,嬰兒來到這個世界后,安全感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嬰兒習慣了大人懷抱里的安全感,一旦離開大人就會產生恐懼、不安,嬰兒此時的無休止哭鬧,就是為了得到大人以往的呵護。
對這樣的孩子怎樣進行矯正呢?對抗嬰兒哭鬧的心理戰方法,心理醫生讓孩子的父母每晚把小寶寶放在床上便離開,無論孩子如何哭鬧也不予理睬。結果,第一天孩子哭鬧了1小時;第二天哭鬧時間明顯縮短,只哭了20分鐘;第三天便不怎么哭了;一周后就不再哭鬧。哭鬧行為就這樣得到了矯正。
治療孩子的這種哭鬧行為,比較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心理消退療法”--去除強化因素,對抗嬰兒哭鬧的心理戰方法,如過多的注意和不必要的懷抱和搖晃等。把嬰兒定時放在床上,即使哭鬧也不予理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的哭鬧可以自行消失。
實施“消退法”,對抗嬰兒哭鬧的心理戰方法,首先要做好孩子父母的思想工作,要讓他們學會“忍痛割愛”才行,不能寶寶一哭,自己就心疼得不得了,放棄初衷。如果不從小矯正孩子對家長過分依賴的心理,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這種心理會越來越難克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將產生不利影響。
小國外的嬰幼兒一般都是自己單獨睡覺,對抗嬰兒哭鬧的心理戰方法,因此,孩子從小的獨立意識就很強。而我國的嬰幼兒大多數是和家長一起睡,不少孩子長大后,依賴心理仍較強,獨立意識較差。現代科學的育嬰理念提倡,孩子從小就應該和大人分床單獨睡,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自我服務意識和合作精神很有裨益。
下一篇:父母的語氣將影響寶寶一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交際心理與教養方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