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市場競爭激烈,各個企業都想尋求更大的利益,這無形中增加了員工的壓力。如不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久而久之,員工心理健康可能會出現問題。而員工的心理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員工個人的健康,還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困擾,因此,對員工的心理健康應充分重視。
人的身體就像一臺十分精密復雜的機器,各個系統與內臟之間,互相依存,功能互補才能使人體的各種機能處于平衡狀態而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人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受到各種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和干擾而不會生病,是因為人體本身存一種應激調節機制,能夠把失去平衡的狀態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
而當人體過度勞累(超體力勞動或超腦力勞動)時,人體的應激調節能力下降,因此便不能很好的調節機體的各種平衡,就容易讓疾病趁虛而入。
易普斯研究發現,這部分人約占企業人員總數的2%-3%,他們已經處在了抑郁的邊緣,有抑郁的傾向,心理困擾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員工成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職場人士的心理困擾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
1、抑郁傾向:
這是職場中十分常見也最為嚴重的職業心理健康問題之一。出現抑郁傾向的職場人士,身體、情感、思維和行為都會受到影響。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的工作效率和穩定性比以前降低了,記憶、注意力都大不如前,并且經常請假或遲到,工作興趣嚴重喪失。
2、職業枯竭:
職業枯竭又稱職業“倦當,是指在工作重壓下的一種身心疲憊的狀態,厭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種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盡的感覺。與人打交道的職業(如心理咨詢師、教師、警察、客服等)是職業枯竭的高發人群。職業枯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壓力過大導致的。
首先,它體現在情緒的耗盡狀態,這種情緒的耗盡讓人會漸漸沒有心情上班,還可能讓人一上班就會感到身體不適。其次,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開始對周圍進行譏諷,批評、打擊跟工作有關的一切事情。最后,它還讓人對自我的評價降到極點,產生無能感。這部分職業枯竭狀態的人員已經占到了群體的10%-15%,部分企業甚至達到了30%。
3、職場壓力:
據研究機構美國職業壓力協會估計,壓力以及其所導致的疾病缺勤、體力衰竭、神經健康等問題,每年要耗費美國企業界3000多億美元。
現代中國社會的發展給職場人士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競爭的加劇,不穩定因素的增加,使得他們的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形成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情況下是在工作中產生的各種壓力,即職場壓力。包括工作任務過重、人際溝通、角色沖突、工作環境等等。而如果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或緩解,將會影響到員工的身心健康、情緒以至影響到工作。
以上的一些問題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必將影響員工心理健康。而員工的身心健康受損又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發展。因此應在注重生產效益的同時,關心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避免給員工個人及企業都帶來嚴重的影響。
下一篇:消除孩子的考試恐懼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對待高考家長要有平常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