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中醫學中沒有神經衰弱這個病名,但根據神經衰弱病人的臨床主要表現如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焦慮、煩躁、心慌、頭昏等,可在驚悸、不寐、健忘、頭昏、脅痛等中醫病證中找到相應的論述和治療。
祖國醫學博大精深,對神經衰弱的認識是很精辟的。早在2000年前,中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對本病的主證一失眠有明確地論述。《靈樞·大惑論》較為詳細地論述了“目不瞑”的病機,認為“衛氣不得人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人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提出了失眠等神經衰弱的主證,是陰陽失調所引起的??v觀有關中醫的論述,神經衰弱的治療,可分以下七型辨證治療。
?。╨)心脾兩虛
1)病因病機
本型患者多因勞心過度,或為學生日夜苦讀,或為成人操心家事、事業過度,傷心耗血;或婦女崩漏日久,產后出血;久病體衰,大手術后等等,均能導致氣血不足,血不足則無以養心,心神失養則出現失眠、心悸、頭昏等神經衰弱的表現。其中勞心過度是導致心脾兩虛而神經衰弱的最常見的原因。心主神明,脾藏意,主思,思慮過多則氣機阻滯、不暢,脾胃運化無力,以至氣血不足,不能養心安神,導致神經衰弱。這就是為什么神經衰弱以青壯年,尤其是從事腦力勞動者為多見的原因。
2)主要癥狀
精神困倦,自覺軀體易疲勞,對日常工作感到吃力;記憶力差,閱讀書籍不能很好記憶,勉強記憶則引起頭痛;一般情況下頭暈,工作緊張時可昏倒;有時困倦思眠,但睡不沉;心悸氣短,上樓走路時較為明顯;食欲不振,大便稀少;婦女多有經
期錯后、量少、色淡等現象;或一月行經兩次,經量較多,經期上述癥狀會加重;男子常有性欲減退;患者目前或以往有崩漏、月經過多、貧血、大手術等病史;一般形體瘦弱,面色萎黃,唇舌色淡,脈緩弱。
3)治法
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4)處方
黃芪15克 黨參15克 炒白術10克 當歸12克 茯神15克 炒棗仁30克 遠志10克 柏子仁10克 龍眼肉30克 山植15克 木香6克 炙甘草6克。
(2)痰熱內擾
1)病因病機
痰是人體臟腑功能活動失調的病理產物,它多由于氣機不暢,體液
循環受阻而產生。本型患者多為平時嗜酒成性,過食油膩,損傷脾胃,滋生痰熱。痰熱內擾心神,心神不寧,于是出現神經衰弱的各種表現。
2)主要癥狀
人睡困難,或易驚醒,或多惡夢;煩躁,易怒,缺乏耐心,易激動;頭痛,心悸,食欲不佳,腹脹,大便干結,小便黃短;舌質紅,苔黃厚。脈滑數。
3)治法
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4)處方
黃連6克 竹茹10克 法半夏10克 茯苓18克 陳皮10克 生甘草6克 夜交藤18克 膽南星6克。
?。?)腎陰不足、精關不固
1)病因病機
本型患者多為青年男性,因心身過勞,或有手淫習慣,致使腎陰不足,腎水不能上濟于心,心腎不交所致。中醫學認為,腎主藏精,若心腎不交,呈現腎陰應于下,心陽克于上的狀態,必致精關不固,精關不固,則早泄或遺精。腎虛則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腦,故記憶力減退,最終導致神經衰弱。此型患者應加強教育,因為其發病以及病的預后,都與其自身的自控力有關。我們經常碰到這類患者,由于受到西方性解放等不良思潮影響,或受“黃毒”侵害,先是頻繁遺精,繼則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最終產生神經衰弱。因而在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思想教育,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影響。
2)主要癥狀
早泄、夢遺、滑精,患者對此感到恐懼,甚至怕遺精而不敢人睡;注意力不集中,短時期內記憶力明顯下降;精神萎靡,頭昏,失眠多夢,腰酸膝軟,盜汗;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3)治法
滋陰固精,寧心安神
4)處方
熟地24克 山萸肉18克 淮山藥12克 茯苓10克 澤瀉10克 丹
皮10克 酸棗仁30克 生龍骨30克 生牡蠣30克 蓮子心3克 知母10克 黃柏10克
?。?)腎陽不足、精關不固
1)病因病機
此型患者多因房事太過或幼年手淫以致精氣耗損,陰損及陽,腎陽不足,精關不固,滑精不止。中醫學認為,腎為人體生命之根本,主藏精,同時可藏元陽,元陽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動力,是推動生命活動的動力,因而腎陽虛必然導致一系列病理變化。腎陽虛,命門之火衰弱,不能興陽事,性欲減退,陽萎不舉,早泄滑精。精泄太多,則腦筋不能充養,心神失養,于是出現記憶力減退、失眠、煩躁等神經衰弱的一系列表現。
2)主要癥狀
精神疲憊,頭昏,氣短,乏力,記憶力差,面色咣白,對一般事物不感興趣,生活缺乏熱情;性欲減退,陽萎早泄,滑精;舌質淡紅,脈弱。
3)治法
益腎溫陽澀精。
4)處方
熟地24克 山萸肉12克 淮山藥10克 巴戟天10克
下一篇:神經衰弱要和消化道疾病相鑒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神經衰弱各種治療偏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