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同性戀,顧名思義,就是同性的人之間發生戀情并生活在一起的人。那么,生活中同性戀能不能被人們所接受呢?為什么會有很多人喜歡同性戀,這是正常行為還是心理健康出現偏差?如今同性戀受到歧視但也有人支持,那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同性戀呢?
1 同性戀現象是一種客觀存在,盡管原因未明。同性戀不是當事人故意所為,也不是習得的,因此同性戀者對自己的性指向本身不負責任,與不道德或罪錯無關。
2 同/異性戀的劃分只是對人群進行劃分的緯度之一,而非惟一緯度或最重要的緯度。同/異性戀的劃分容易造成二元對立,如同男女的劃分那樣。性愛沒有標準模式,戀愛對象也不一定必須強調是同性或是異性,只要有愛,就是幸福,這樣的觀點更適合于在心理上幫助雙性愛者。
3 同性戀已經不屬于變態或精神障礙。不再籠統地把同性戀認定為“精神障礙”(或稱“心理變態”、“性變態”),僅在個體對自身性取向的認同或適應不良時才認定為精神障礙
4 是否接納“同性戀”現象,盡管成因未明,但它不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根本上是對人的尊重問題。
5 注意不要對“同性戀”進行道德評判,并告之不是變態或精神障礙,還要明確對于“性指向”,當事人自己沒有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給你的提供的關于應該如何看待同性戀的資料。如今,社會對于同性戀的認同感愈來愈高,歧視同性戀者反而會受到大眾的質疑。其實有些人同性戀并非是心理變態造成的,他們的性格也并非是另類,也應該正確看待同性戀。
下一篇:大學生同性戀群體的現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同性戀人群為何越來越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