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專家表示,同性戀患者可以通過心理治療恢復正常的性取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以后都覺得很新鮮,想迫切的知道答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專家對于這個問題是怎么為大家做簡答的。
前幾天,有個外地的心理治療同行給我打電話,問我對治療同性戀病人有沒有經驗?一般用的是什么治療方法?他的一個同性戀個案因為要到廣州工作,所以需要轉診給我,在轉診之前,他需要確認一下。
同行介紹給我的這個個案是一名同性戀,雖已結婚多年,但是因為對太太不能盡到丈夫責任而感到內疚,希望咨詢師能給一些建議解決這個困擾。我的同行的做法就是幫助他糾正他的同性戀傾向,用了一段時間的意象對話的方式,開始效果還不錯,可惜維持的時間不長。
這個個案的問題是什么呢?真的是需要改變他的同性取向嗎?治療師真的有這個妙手回春的本事嗎?他的婚姻困擾是治療師可以改變的嗎?他是一個同性戀取向,卻娶了一個異性戀的妻子,這個沖突和困擾真的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得到解決嗎?還是直接用現實的解決辦法更靠譜一些?
我曾經有個個案,二十多歲,同性取向。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卻死抗著不談戀愛,父母急著抱孫子,結果把兒子逼急了,只好招供。父母聞聽如同晴天霹靂,抱孫子的渴望轉眼成空。
父母在萬念俱灰之后,拖著兒子四處尋找心理咨詢的幫助,希望借助心理咨詢之力改變兒子的同性取向。以我的個人經驗,一個人的性別取向在2、3歲開始萌芽,過了青春期后,持續一生,基本上很難改變。
這個個案雖然年輕,但是面對父母和咨詢師時的態度很堅決,他并不想改變自己的性別取向,也不想不負責任地找個女人結婚生子。面對這對欲哭無淚的父母,我真的感到無力,因為這個事實并不是一個心理醫生能夠改變的,希望他們面對現實,用現實的方式,盡早去考慮下一步的出路。
同性戀個案,因為他們喜歡的是同性而不是異性,所以與大多數人不一樣。這意味著他們要面對未來漫長人生中種種不理解和不接納的艱難處境。前幾天,在美國紐約已經立法同意同性戀婚姻法,批準了幾百對同性戀戀人結婚申請,與此同時,也引發了紐約市部分市民的聚眾抗議游行。
我接待過同性戀個案,一般都不是因為性別取向,而是因為生活或情感上的其他困擾。他們有著較好的社會功能和不錯的人際關系,熱心助人,只是在性別取向上與常人有所不同而已。
通過上面專家對于同性戀患者如何進行心理治療的問題解析,可以看出,同性戀患者并不是與其它的心理疾病一樣能通過治療就能變正常,同性戀患者只是在情感上的取向偏于同性,不屬于心理疾病,所以無法進行心理治療。
推薦閱讀:同性戀到底是不是天生
下一篇:同性戀可能會有基因有關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同性戀的心理取向是怎樣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