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同性戀和早戀有什么聯系?對于早戀與同性戀這一個問題,其實總是讓身在其中的人或者家長們頭疼不已,因為家長們不知道如何幫孩子解決,很多人青少年對自己的性取向都不了解,到最后容易將早戀轉化成為同性戀。那么現在就一起了解早戀和同性戀的聯系。
“她們倆在一起的時候舉動很親密,總是摟摟抱抱,有時小琴會生氣、吃醋,阿麗就會像男孩子哄女孩子一樣哄她開心。總之,她倆現在就像一對戀人一樣。
班上同學說她們是同性戀,她們也不生氣,依舊我行我素。她們是不是真正的同性戀啊?”“我偷偷喜歡他很久了,他不但學習好,而且興趣廣泛風趣幽默,對朋友仗義,球技更是無人能及。
可是很痛苦,我也是個男的,我是不是心理變態?”
類似這種在中學生中出現的同性戀現象似乎越來越多,當父母教師們努力試圖不再視早戀為洪水猛獸的時候,青少年同性戀現象的出現對他們來說無疑又是一次嚴重的考驗。
18歲之前,青少年的性取向處在不穩定時期,對異性同性都有好感,但從五、六歲到十三、四歲其間,是性別分離期,同性更喜歡和同性玩,不喜歡異性。因此中學生出現同性戀現象,很正常。
不過,需要引起家長和社會注意的是,青少年的同性戀傾向或行為,絕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戀”,而是生長發育期旺盛的性生理活動受到壓抑后的一種變形釋放。
當他們對性生理現象一知半解,生理上情感上對異性有著強烈需求,但因父母的壓制或自我壓制,而使正常的情感宣泄無法得到滿足時,就很容易尋找同性來宣泄。
有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同性戀人群比例只占3-4%,很多學生是受人際和心理因素的影響才改變性取向的,只要正確引導,或是透過心理治療,一般是可以矯正過來的。
所以,在家庭方面,為避免性別模糊,父母要把男孩當男孩教育,女孩當女孩教育,不能因為喜歡男孩,生了女孩之后就把她當男孩教養。還有,做父母的要對孩子在異性交往中寬容一點,不能過于壓制。
即使孩子早戀,也不能采取盲目封殺的手段,那只會增加孩子對異性的恐懼,長期以往會導致孩子不敢跟異性交往,將對異性的正常情感釋放轉向同性,最后發展成為同性戀。學校方面,需要多進行性教育,正確引導中學生建立健康的兩性觀念,還要多開展異性交往的活動。
當然,對于完全的同性戀來說幾乎是無法改變的。這種情況下,自我認同就變得很重要。任何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明白一個人的性取向和一個人的品質并沒有直接聯系,同性戀不存在對錯的問題,要學會接納自己,還要學會如何面對歧視,減輕壓力。
其實類似于上面所介紹的這些困惑,在生活中很多的男女都會出現,這個時候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保健,學會科學的去對待彼此之間的關系,不要到最后早戀沒有處理好,又演變成為了同性戀。
推薦閱讀:了解一些同性戀的心理障礙
下一篇:如何對待男同性戀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醫學視角看同性戀的形成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