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生中最了解你的人也許不是你身邊的人,你可能會更信任一個陌生的人。每個人天生都有表達的欲望,只不過是沒有遇到最合適的聽眾,網絡提供了這樣一個最好的場所。沒人知道你是誰。
進入九十年代后期,網絡已成為一種時尚。如果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有一定的消費能力的年輕人,都有上網的經歷。
有很多機構都有對上網者的調查。男女比例在8:2的樣子。學歷結構大專以上占總數的95%。年齡結構在20至30歲之間占總數的60%。而在20至25歲之間的女生占這個年齡范圍總數的38%。而20至25歲之間的女生上網有聊天經歷的占這個范圍總數的99%。(很驚人吧,但這是事實!)那這些來聊天的女孩是帶著什么目的來的呢?網絡聊天室究竟給她們了什么收獲呢?經過一段時間和她們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女孩的一些接觸。斗膽整理,歸納如下:
一、聊天室里人員結構分布
到聊天室去的女孩有三種情況:一種是電信局的年輕人,她們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上網比較方便,至少不用考慮鈔票,也不用怕沒時間(她們上班就是上網),這兩者讓上網者最是頭痛的難題,對她們都不是問題。所以她們占了很大比例。但她們收獲不多,因為她們上網的隨意性和方便,她們不太珍惜網絡的機會,而且她們大多數很年輕。有花銷不完的青春,所以她們不斷地上呀上,慢慢地陷入進去。
另一種是學生,有剛畢業的,有在校的,都是20歲左右的樣子。她們有好奇,有對自己的自信。她們相信網絡能給她們另一種生活。她們大都還沒有交男朋友,或者她們沒有到熱戀的階段。她們來的時候少,因為時間和金錢。但她們很珍惜在網上的機會,她們并不是要通過網絡得到什么,她們珍惜的是從網絡認識的朋友那里學一些她們在其它地方學不到的東西。她們占不小的比例。
最后一種,就是前兩種以外的補充了,占比例很小。她們的目的和來歷都不是老段想討論的重點。所以不準備細說,但有這么一部分人存在。
1
下一篇:網絡婚姻流行的心理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透視中學生上網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