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果您最近上網一定會關注到 “人肉搜索”這個詞匯。因為它已成為了一個曝光率非常高的詞匯。或者說只要你上網,你就有可能是“人肉搜索”的對象。
近來,日益泛濫于互聯網上的“人肉搜索”,因其不受約束的強大攻擊性而引發全社會的憂慮與爭議。 爭議聲中,將“人肉搜索”商業化的進程卻高歌猛進。貓撲、騰訊等知名網站紛紛開始招兵買馬,組織專門從事“人肉搜索”服務的“正規軍”。 然而,專家學者對網站此舉大多表示憂慮。
作為人民網傳媒頻道的編輯,“關注傳媒領域”就是我的工作,于是我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 7月18日推出了一個名為“人肉搜索:網絡道德審判官?”的策劃,這期策劃訪問量明顯高于前幾期的選題,這說明網友對“人肉搜索”關注度還是很高的。
很多網友會把2006年看作“人肉搜索”元年。因為在這一年,接連爆發了“虐貓女”、“銅須門”兩起著名的“人肉搜索”事件。接下來的兩年里,“人肉搜索”越來越頻繁,“彭宇案”、“海淀藝校辱師事件”、“姜巖事件”以及08年最新的由萬名網友發起“人肉搜索”——幫助奧運冠軍郭文珺尋父。通過遍布互聯網的“人肉引擎”矢志不移的努力,本不離奇的事件或者屬于隱私范疇的事件被互聯網演繹成了一個個離奇的懸疑劇。
1下一篇:“網癡”已成嚴重心理疾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成癮有的是被逼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