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科技的發展讓人類進步,但卻讓現在90后的孩子變得“頹廢”。網絡本意是讓人獲得大量的有用信息,然而這一帶的孩子卻用網絡沉迷于網游。
70后的童年在《老鷹捉小雞》《跳房子》等現實性極強的小游戲中度過,而80后在那時少數人已經接觸到了電子網絡游戲,像當時的《半條命》等網絡游戲先驅。到90后,大大小小的電子游戲單機的網絡的都已經興起,從此90后被網游的“虛幻”世界所包圍。
有些90后可以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不必擔心外面刮風下雨,不去關心老師有沒有布置作業,這其實也是網游的悲哀。他們在網絡游戲里找尋自己的領域,因為這里沒有太多束縛,古時的強者文化在游戲里可謂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廣大的90后中,有些人在玩游戲的過程里成為游戲界的精英而有些卻沉溺其中過著鍵盤連接心跳、以游戲規則抵擋現實之困的生活。
網絡游戲是從現實小游戲里滲透而來的,其本質還是作為大眾娛樂放松性質存在的,只是街頭沉迷與PK沉迷于電玩的少年,你們可否看到了外面的天空還很美好?每件事物發展的同時都有自己的彈性,網游也不例外,城市化導致了90后心理上的寂寞,家庭教育的缺失,進一步導致了他們找尋逃離的地方,而游戲正以一種迎合的態度飛速發展起來,同時加上社會的觀念的擠壓90后的生活狀態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網游自身以及輻射的安全問題越來越明顯。許多90后把在游戲里隨便殺人、隨便搶劫、隨便飆車、隨便講話的習慣帶到生活中來。若在80年代,這種表現會被人們認為精神分裂。網游與生活的融合需要一個過程,并且只有網游中那些正面形象才最終會滲透到生活文化中并成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因此游戲制作者該考慮考慮放開金錢外的游戲業生存問題,把游戲的文化價值再做的深入一些,那么老少都該贊成網游的存在了。
90后孩子因網絡而“頹廢”不僅是孩子本身的原因,更多的要來自于家庭和社會。因此若想讓孩子不再沉迷于網游,還需要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努力。
下一篇:新工社推公司空間 再戰開心網資訊社會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性空間的制造與向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