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就日本長崎縣小學六年級女生殺害同級女生一案,法院決定對殺人女生(11歲)進行精神鑒定,以此查明該起殺人案的背景。日本共同社指出,在該女生成長的11年中,隨著手機和網絡的迅速普及,交流手段也日趨多樣化,而與此同時,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也在日益加深”。
該女生生于1992年。這時候專家之間首次開始使用“網上沖浪(Net Surfing)”這一說法。美國將網絡接入白宮是在下一年(93年),而日本首相官邸則是94年。根據總務省的統計,96年日本網絡的使用率僅為3.3%,但截至2003年已飆升至88.1%。
對此,日本教育家齊藤次郎評論道:“最近女孩子有提前進入青春期的趨勢。這個時代由于信息量過大,已演變成一個‘孩子不可能再當孩子的時代’。”齊藤還指出,“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會想要擺脫父母及老師的支配,因此他們往往會把自己所屬的朋友圈子看成是‘整個世界’”。他進一步分析道:“因此,一旦她覺得她被那個世界排除在外,那么結局將無法用常理來推斷。”
據悉,該女生經常沉溺于網絡世界,其家中的電腦就有3臺之多。在她出生的1992年,擁有3臺以上電腦的家庭僅為0.5%。擁有新型通訊方式的家庭,其內部關系又會何去何從呢?臨床心理學家信田沙代子對于親子關系的這一變化表示憂慮。
據悉,有的年輕母親會把年幼的孩子棄于一邊,自己卻對著電腦長時間地聊天。信田對此情況表示震動,并勸告母親“為什么不陪孩子玩玩呢?”但結果卻反而招來了布滿詫異的反問:“我這樣做有什么不對?”
這是一個就連本應關系親密的家人卻對同外界聯系十分重視的時代。信田表示,“正因為這樣,所以反過來當孩子對著電腦聊天的時候,父母也就一樣無法過問了吧。”她認為,“在追查少年犯罪的過程中,家庭環境的因素也必須予以充分的調查。”
下一篇:測試自己是否網絡成癮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網絡綜合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