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打開電腦,連接網絡,登錄QQ,逛天涯論壇……這是上班族小胡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小胡戲稱自己是個標準的“網奴”。
互聯網盛行之初,一批喜歡上網的沖浪者被稱為“網蟲”,而如今,隨著對網絡越來越深地沉迷,“網蟲”們開始演變為“網奴”。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許多愛好被網絡所取代,生活變得單調,體質也大不如前。
癥狀一:工作效率低下
與其他“網奴”一樣,白領陳晨連正常工作的時間也不放過,一天到晚“掛”在網上,似乎要與網絡同起同睡,同吃同喝。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開QQ,瀏覽網絡新聞,邊工作邊看網絡電影也是“家常便飯”,工作質量無法保證,效率極低。午飯時間,她不去單位食堂,而是打電話叫外賣,捧著飯碗,兩眼還直勾勾地盯著電腦。
癥狀二:網購成癮
“網上什么東西都買得到。”自從宋嬌步入網購的“江湖”,便一發不可收拾了。每晚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逛網店上,衣服、錢包、化妝品、小佩飾等,都是一堆堆地買。宋嬌覺得,網上購物只見商品不見錢,鼠標一點,東西就到,而且還價廉物美,方便極了。旁觀者清,宋嬌的同事們說,她那是“打著便宜的幌子,過奢侈的網購癮”,天天沉迷其中,一個月下來也揮金數千元。更何況,買來的東西并不都是急需的,大部分屬于浪費。
癥狀三:混淆虛擬與現實
深夜兩點,晶晶被鬧鐘驚醒,連忙起床打開電腦,開啟QQ寵物。此時,她的“豬豬”饑餓值已經降到了50點。晶晶趕緊點鼠標沖進“寵物店”買零食,還順便幫它洗了個澡。盡管是一只虛擬寵物,晶晶還是很投入地照顧著“豬豬”,特意調好鬧鐘半夜準時起來喂養它。對她來說,目前的生活已與網絡密不可分,虛擬世界和現實沒有太大區別。
癥狀四:忽略家庭和朋友
迷上網絡以后,與父母交流少了,朋友聚會少了,還對打擾自己上網的人充滿了憤怒。母親的嘮叨和朋友的來電邀請讓大學生曉煜感到很反感,反而在 MSN上與陌生網友相談甚歡。遇到煩惱時,曉煜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上網寫博客,逛論壇發泄,在網上尋找更多的刺激。久而久之,曉煜因上網而失眠,一離線便出現不安,生怕錯過什么有趣的網事。
專家:網絡面前,要“進出自如”
如果你已經出現了以上的幾種癥狀,那可得引起警惕了。心理專家說,“網奴”又叫“網癮癥”,是指上網者心甘情愿成為互聯網低卑的奴隸而不能自拔。“網奴”在某些方面和有酒癮的人很相似,可能因不自覺而陷入憂郁或是焦慮,而且長期坐在電腦前,輻射不小,還容易導致循環不通暢;長久地注視電腦屏幕,對視力也有很大損傷。
如果發現你自己一天不碰電腦,不瀏覽幾個網站,就會感到若有所失,那就要注意了。當務之急,就是不能讓自己的生活被互聯網“一網打盡”,網絡面前要做到“進出自如”。
下一篇:“網絡成癮”也有被“逼”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癮青少年健康殺手IAD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