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異常心理 > 網癮

網癮

心理咨詢,醫術還是教育法

分類: 網癮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24

閱讀 :502

  前不久,我參加了一個心理咨詢技術培訓班,內容是介紹某咨詢療法在現實中如何應用。培訓回來后,拿著厚厚的一沓資料,準備學以致用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新的技術,真的能算得上是一種療法嗎?

  著名的教育家陶宏開以解決網癮問題著稱,他也因為這個名氣被陷害了一把。一次,某家報刊辦了一個網癮問題講座,臺上有包括陶宏開在內的幾位,主持人叫了兩個網癮少年上臺,請陶先生當場解決!

  結果可想而知。不要說解決,雙方連對話都難以進行下去。于是有媒體笑稱:網癮專家敗走麥城。

  畢竟,讓陶宏開成為事件的主角,多少有些不厚道。因為他不是心理咨詢專家,而是位教育工作者。他本來就反對把網癮當成,而是只把它當成一個教育問題。

  如果做了一段時間的咨詢工作,你肯定會有這樣的感受。當一個來訪者坐到你面前傾訴時,你一邊保持關注姿態,一邊在心里不以為然,"這算什么問題呢?不過就是有些錯誤的觀念罷了"。

  "追求成長"、"助人自助",這些口號心理咨詢師們耳熟能詳。如果剛剛加入這個隊伍,第一節課上老師就會給我講到這些宗旨,但很少有人思考,這是醫學的目標嗎?哪個泌尿科大夫,或者病專家以"助人自助"為宗旨?他們都是自己動手來解決病人問題,病人只需配合的指示:要你站著,你就不能坐著;要你服三天藥,你絕不能服兩天。相比之下,沒有一種心理咨詢技術可以這樣嚴格地控制"病人",最終達到效果,反而還得由來訪者自己去解決問題。那么,這些被稱為"療法"的技術真的是醫術嗎?

  "療法"這個稱呼是不能隨便授予的。在發達國家,一種技術要想上升為"療法",必須經過許多關才能判斷它是否有效。

  首先,判斷一種"療法"是否有效,要考慮人體自身的自愈能力。許多疾病不用任何治療是可以自愈的。夏天吃壞了肚子,不去治,也不會拖到冬天;冬天得了感冒,完全不理睬,也不會拖到夏天。當然,它們有可能加重,但大部分情況下身體可以直接治愈這些小病。

  除了自愈能力,一種疾病還可能因為治療以外的因素而痊愈。比如,一個不良的人,醫生并沒有看出病因,開了其他的藥,過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營養跟上了,病自然好轉,但并不是醫生開的藥起了作用。

  把這些因素排除掉,還要考慮這種技術體系的作用是否屬于"安慰劑效應"。它是真有用,還是只提供了精神安慰。"生物磁力"、"外氣發放"這些在物理上已經被檢驗為并不存在的虛假事物,確實對許多病人有效。

  此外,還得拿出統計數字說話,并且考慮方法帶來的副作用。經過如此長時間的嚴格檢驗,一個療法的誕生真是太不容易了。

  我們也可以用這種嚴格的程序來衡所有的"心理療法":許多心理疾病本來就能自愈,環境在心理疾病的形成和變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咨詢師的身份就是"安慰劑",即使真有效果,如果咨客對咨詢師產生依賴,仍然屬于副作用……可是,在心理咨詢界,卻是從精神分析開始,經過患者中心療法、森田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到現在派生出音樂療法、敘事療法、繪畫療法……五花八門的,據說總數多達四百余種,全是發明人說它有效,它就有效了,從未經過什么檢驗程序。這是否意味著人們其實根本沒拿它們當醫術?"療法"只不過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稱呼?

  當然,我并不是要否定心理咨詢工作的效果。比如,一個人心情不好,經過咨詢師的勸說,解開心結,滿意而去。但它就因此該被稱為是"治療"嗎?通過談話,改變了別人的想法,這不正是一種教育嗎?

  現代心理咨詢業從精神分析開始,最初是由一群以弗洛伊德為首的精神科醫生創立的。草創之初,他們的科學武器都來自于醫學,只能用醫學術語解析自己觀察到的現象,進而用醫學術語標識自己的工作方法。直到今天,心理咨詢業的話語權仍然掌握在醫生手里。盡管不少非醫學背景的咨詢師反復聲稱,"我們不是大夫,心理問題不是病",但這類聲明沒多少實際意義。

  在這種話語模式中,首先便要把各種心理問題統統稱為"病"。這個名單現在越來越長,已經包括了諸如"情結"、"恐艾(滋病)癥"等稀奇古怪的名稱。有"心理疾病"的人自然是"病人",能夠解決"心理疾病"的方法,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心理療法"。

  實際上,許多心理咨詢技術,我看更像是"教育法"。

  從弗洛伊德開始,心理咨詢的目標就被認為是引導來訪者完成他未完成的成長問題。在咨詢師看來,由于種種原因,來訪者的成長過程被"固著"在人生較早的某個階段,沒有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發展到下一個階段,他們就是要讓來訪者再次成長。以"成長"而不是"病愈"為咨詢的目標,這不正是一種教育嗎?

  在前蘇聯心理學界,因為有巴甫洛夫這樣的行為主義傳統,他們一向以刺激和反應聯結的原理來看待行為問題。許多在西方被稱為"心理疾病"的現象,在那里被認為是錯誤的。可現在國內學界言必稱西方,前蘇聯的許多學術精華被忽視了。

  在各種療法中,來訪者被改變的不是生理現象,而是他們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方式,這不都是教育的范圍嗎?比如,認知學派咨詢師認為,必須改變來訪者的錯誤認知,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包括"應該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希望讓每個人都喜歡我"等等。如果把正確理念在課堂上講給下一代,在他們青少年時期就養成正確的理念,不是更有效率嗎?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內教育界已經開始在學校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嘗試,各地編有大中小學,甚至職業學校的心理教材。課程雖然還沒有受到重視,但這種新模式已經產生了。心理咨詢,果然已經朝教育的方向轉變。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下一篇:幫孩子盡快從網絡中掙脫出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戒掉網癮讓生活更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东京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址|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曰韩无码二三区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无码被窝影院午夜看片爽爽jk|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2024你懂的网站无码内射|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的天堂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