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醫院:鐵柵欄攔住“癮君子”
16日上午,記者來到網絡依賴治療中心。在中心門口,一道加上大鎖的鐵柵欄擋住了記者的去路。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為了安全起見,因為一些剛來的孩子脾氣暴躁,甚至有傾向。但患者在中心活動自由,家長也可以隨時來探望。中心主任陶然告訴記者,許多孩子都是被父母連哄帶騙帶來的,孩子們一來到處于醫院中的網絡依賴治療中心就心煩。
患者:最小12歲最大70歲
陶然說,網絡成癮主要的發病機理就是內分泌紊亂,與物質成癮在大腦里的獎賞機制有共性,具有的渴求和生理的反應。網絡游戲一天玩三四個小時大腦就會建立獎賞機制,并產生耐受性,需要增加在線時間,獲得一種愉快的感覺,這樣長時間刺激大腦使快樂積累。當記憶中的網絡快感跟不上上網的理性判斷并發生沖突時,人就表現出強迫性的上網欲望。
目前,該中心收治的患者最小的12歲,最大的70歲,但80%以上在14~24歲之間,男女比例為7:3,其中包括清華、北大的學生。由于中心只有10多間病房,要求入住治療的人已經排到9月。
治療:打針吃藥+休閑服
整個中心包括治療區、成癮病房區和活動娛樂區。在成癮病房區,記者并沒有看到有人穿著病號服,倒是有幾個穿著休閑服的孩子。他們有的在針灸治療,有的與醫生談話,有的正聊天、看電視、下棋。每間病房都有洗手間、空調、電視,但記者注意到病房的窗戶都上了鎖。
據介紹,該中心采用醫生、成癮醫學醫生、精神科醫生進行復合治療,患者除了接受輔導,還要打針吃藥。網癮戒除需要15天左右,一個療程約6000元。
癥狀:網絡成癮五大表現
調查顯示,我國網絡成癮患者已達250萬人,多為20~30歲、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年輕人。網絡成癮臨床表現為:一、對網絡有一種的依賴感,不斷增加上網時間;二、從上網行為中獲得愉快和滿足,下網后則感到不安、焦躁、失眠、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三、以上網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煩惱與情緒問題;四、否認過度上網給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造成損害;五、每周上網5天以上,每次至少4小時。
(廣州日報)
三大問題引爭議
實際上,網絡依賴治療中心一成立就處于風口浪尖。
藥物治療問題 一些專家認為網癮只是問題,只需治療,因此對采用藥物治療提出質疑。而陶然認為,網絡成癮不只是一種疾病,準確地說是一種內分泌紊亂的精神類疾病。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涉及到多門學科,需要通過有效的藥物和配合治療。打針吃藥主要是平衡內分泌,不吃藥很難做到這一點。但他沒有透露用藥種類和數量。
費用過高問題 有關專家曾質疑該中心收費過高,陶然解釋說,病房的配套設施相當于三星級賓館的水平,同時配備多科室醫生聯合會診,平均每天400元不算高。
是否反彈問題 孩子出院后會否出現反復甚至反彈?陶然介紹,經過調研,反復的現象約占15%,但主要是因為家庭的負面影響:處于單親家庭或與父母溝通不良。
>>>下一篇:網癮為什么如此難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戒網癮,因材施教開“藥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