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高文斌說,不論哪個時代的青少年,他們成長所需要建立的東西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成就感、同伴關系、親密關系等等。
“造成網癮的最核心因素就是學校的評價體系單一。我們的中小學,最核心的評價體系就是成績。”采訪中,高文斌和陶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個觀點。他們接觸到的對網絡依賴程度比較深的孩子,大都是14到20歲之間的,很多孩子都是在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的節點上出了問題。
患者萌萌的小學至初中成績都非常優異,不僅是家長的驕傲,而且也是老師乃至校方的榮耀。但是進入高中后,學習成績逐步下降。
成績不再拔尖的萌萌不再被老師和同學奉為榜樣,從前一向把兒子引以為自豪的母親暴跳如雷地訓斥他,甚至再也不讓兒子在單位露面了。萌萌受到了冷落,于是從高中階段開始,他頻繁接觸網絡。
高考時,萌萌訂了一個一流大學目標,結果名落孫山,遭到重大打擊。后來,雖進了一家普通大學就讀,但從此一蹶不振,癡迷網絡游戲。
高文斌說:“關鍵不是網絡游戲。而是成就感。這些原來很優秀的孩子,突然發現自己什么也不是了。網絡提供了一個最廉價的實現這種需要的途徑,于是很多孩子迷上了網游。越是聰明的孩子還越較真兒,原來我學習第一,現在我玩網游也要第一,就陷進去了。”
再一個原因,高文斌認為,就是成長中參照系的缺失。“現在的小孩,在學校就是上課,放了學就由家長接回家了,也沒有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時間。在學校就是課間的十分鐘。但在網絡上,他突然發現有那么多朋友,就轉向網絡。”在采訪中,正在中國青少年心理基地接受網癮治療的一個孩子說,在玩網絡游戲時,很多朋友之間的互動很吸引他,而在學校,很少有時間和同學一起玩。
除此之外,高文斌說,學校的課程設置也有問題。“我們現在學校的教育被稱為‘去勢教育’,所有課程都是按照女孩子的成長規律設置的。強調記憶,強調重復,男孩子喜歡的競爭性強的、野性的東西都沒有。在中國,網癮主要是由網絡游戲引起的,和這個有很大的關系。游戲都是打怪、升級,提供了這種競爭性的、‘野性’的東西,這對男孩子非常有吸引力。相反,女孩子成癮的特別少,就因為女孩子通常對這些不感興趣,網絡上目前還沒有特別能吸引女孩子的內容。”
但是,中國的青少年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上網成癮,這就有個體的問題和環境的問題。
陶然說,家庭是上網成癮的主導因素。首先,網癮少年的父母雙方,幾乎一定至少有一位是有些神經質的完美主義者。這類父母對孩子長期指責、批評,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孩子一旦出現什么差錯,轉而向網絡尋求安慰。第二,患網癮的孩子絕大多數父親功能缺失,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小。很多父親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父親對小孩控制力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一旦父親功能缺失,孩子的自控力就出問題。
下一篇:娶個“開心迷”老婆,我要崩潰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癮治療機構不合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