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甜甜的紅絲線
分類: 網癮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0-09
閱讀 :386
茫茫宇宙,兩顆行星相撞了;茫茫心海,兩顆心靈相碰了;茫茫人海,兩個凡人相逢了;茫茫網海,兩個名字相遇了。很有情趣嗎?很有詩意嗎?
網絡,就是一根長長的紅絲線,把遙遠的兩顆心甜甜地系在一起,在這日漸冷漠的世界,感受人世的溫暖,品嘗人間的溫情,享受心靈的溫馨。
網絡是一個神奇的世界。開始時,我對這個奇妙的世界是持抵制態度的。不算保守的我,總以為上網聊天是個無聊的行為,是那些心無所寄、情無所依、時光難以打發的閑人們的勾當。一次在一位朋友的“蠱惑”下,同意他為我申請了一個QQ號,申請之后,不會用,羞于用,又不知怎么去找聊友,便將它束之高閣,再不作理會。
一次,心中有點煩憂,百無聊賴之際,便點開了一個聊天室,在那兒閑游,排遣心中的寂寞和愁悶。一連點了幾個名字,各聊了幾句,仍覺了無生趣。心,懶懶的,神,散散的,想下線算了,再回到書的世界,去和古人對話吧。心里這樣想著,但又似有所不甘,再點了一個名字,毫不在意,懶懶地應付。可是剛聊了三兩句,覺得有一朵火花在心頭點燃,精神為之一振:那是一個聰明、活潑、靈巧、思維敏捷、熱情奔放……的美妙精靈。此時我還在想:聊天室里那長長一排名字,只是一個個符號,那些符號背后有著怎樣的靈魂?誰也不知道,點哪一位,不點哪一位;回答哪一位,不回答哪一位,又有什么標準呢?全憑一雙無形的手在操縱,聽從一個無聲的指令在行動。而操縱我們并向我們發布指令的,是誰呢?
當我們剛聊得投機時,叭!斷電了,屏幕一片漆黑,我心也跌入黑洞。再次開機時,再也找不到那個美妙的精靈。
此后,我常常在網上守候、尋找,尋找、守候那些美好的精靈,卻總也沒碰到。我第一次領略到:網絡,是一根長長的紅絲線,從一顆心靈的深處,牽向另一顆心靈的深處。
后來,我也不時光顧一些聊天室,也相繼認識了一些朋友。我漸漸感覺到,網絡自有它的奇妙之處,讓一些根本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相識或者很難相識的人進行交流,產生友誼。但是真正網上而結交的朋友也是沙里淘金而來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一起交流,而交流的前提必然也帶著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工作等等的閱歷,相差太懸殊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真正交流的,有時還會導致誤會重重,甚至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憎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只有素質相近品性相近修養相近的人,心靈才能相近,生活中如此,網上也是這樣。對于網友的選擇,我是一個比較挑剔的人,寧肯守候,決不降格以求。我的標準是:情感的溝通,心靈的碰撞,智慧的較量。有些苛刻,但找到了,就是一份驚喜。
有一天,我認識了一位朋友,相交不久,她就像一顆燦爛的星星,在我的心靈中閃光;相聊僅三五次,但兩顆心就溝通了,理解了,她有事愿意和我商量,心里話愿意向我傾訴,甚至以心相托,以事相托。那份信任,讓我心靈為之震動;那份真誠,是俗世中難以尋覓的。
我們從沒有相約,卻總能相遇,每每打開電腦,都能見到她閃爍的笑臉。從此,每天清晨,我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享受友情的溫馨,提取她送給我的一首優美的歌曲,一個美好的祝福,我也給她送去一聲問候。那優揚的旋律,那平淡而真摯的話語,象一絲絲甘泉,從我心尖上輕輕流過,滲透到全身。她像一顆橄欖,含在口里,甜在心里;含在心里,醉在夢里。
QQ,成了我們的精神小屋,當我們累了,疲了,倦了,就去那兒作心靈漫步;那又是一方寧靜的港灣,沒有俗世的紛擾,沒有人事的糾纏,沒有寵辱得失的計較,沒有升降浮沉的哀樂,只有一泓清清的湖水,在我們心中蕩漾。
有時,我想:我們都早已過了激情噴發的年齡,再沒有少男少女們的青春萌動,也不是空虛無聊的追艷獵新,為什么被對方深深吸引?為什么平日都有幾分矜持的我們,在一個虛幻的網絡上與一個陌生人相逢,就依依不舍、苦苦尋求、推心置腹?
人,是兩面的:一面是社會人,是為社會而活的,為別人而活的,是活給別人看的,時時處處要符合社會規范,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必須按照社會要求;一面是自然人,為自己而活,活給自己看的,時時處處要舒展自己,一言一行按照自己的心愿。但是,能夠嗎?不能。社會人太累,自然人太難,既要在做社會人的同時,又要舒展個人的情態,那么,只有網絡這個神奇的世界。它是一個美麗的桃花源,在那里,沒有官階,沒有職級,沒有貧富,沒有貴賤,“不知有漢,更無論魏晉”。
在樓房越來越密,汽車越來越多,謊言越來越美,真誠越來越稀,人情越來越薄,生活越來越忙,人心越來越躁的今天,人們的心理空間越來越小了,而人是需要心理空間的,有多少人擁有自己的心靈世界?更有多少人在乎別人的心靈世界?在現實中,人們很難聽到別人的心聲,也不愿向別人傾訴心曲,哪怕自己的親人。人們關注的也往往是瞬息萬變的世界,卻不去關注同樣廣闊而靈動多變的心靈世界。人人都生活在一個鬧哄哄的孤獨中。在這樣的現實生活里,要尋找一顆能相依相偎相知相契的心靈是多么的艱難。愛河流淌千年,只聽到一聲聲嘆息:知音難覓。
網絡世界是虛渺的,又是真實的;是虛幻的,又是具象的;在虛擬的世界后面,有一顆真實的心,一顆火熱的心,一顆寂寞的心。網絡世界又是博大的,浩渺的,在這個無限的世界里,可以傾訴,可以聆聽,可以守候,可以尋找,可以捕捉,可以無意識、無目標地去搜尋另一顆相近、相似、又象流星般一閃即逝的心靈。網絡,這根長長的紅絲線,把一顆寂寞的心,牽向一個廣闊的世界,讓一顆心尋找到另一顆心,一顆心去溫暖另一顆心,一顆心依傍著另一顆心,一顆心緊緊吸引著另一顆心。
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尋找的過程。時時在尋找,又不是刻意地尋找,只是一種潛意識的尋找,自己都不知道在尋找或尋找什么。如果終生沒有找到需要的東西,那么她或他都不知道自己曾經尋找過,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有一旦找到了,才驚然憬悟:這就是我生命所需、心靈所求、情感所系啊!“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男人女人,都在尋找。尋找那顆相依相偎的心靈。
如果稍稍留意,還會發現,網上更多的是女人。女人,尤其是聰慧的女人,她們感情細膩,心理也較脆弱,更多的是多情善感。現代的女人,不僅需要吃喝穿,需要對男人的依靠;還需要一份浪漫,一份情懷,一份韻致,需要男人從情感上對她體貼,對她關懷,還需要男人用心靈去呵護那顆美好而脆弱的心。女人是花,因為女人與花朵有許多共同的情愫:她象花兒一樣艷麗,一樣嬌柔,一樣脆弱,一樣容易凋謝;也象花兒一樣需要被人欣賞,被人呵護,需要時時澆灌——需要另一顆心靈深處流出的甘泉。
然而,婚姻中的那個男人,當婚姻穩定之后,他轉身投向社會,投向工作,致力于攀登一個又一個臺階,還要應付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心中早先的那份激情消失不再了,也漸漸忽視了生活中那顆敏感而需要慰藉的心,甚至忽視了那個人。留下那個敏感而孤寂的女子,只好在網上流連。
有次,我對她說:感謝你,感謝你讓我放下男人的自尊和社會人的面具,回到青春勃發的年代。她對我說:我更感謝你,感謝你幫我找回了久已失落的女兒情態,激活了那顆早已枯萎不再靈動的心。
網絡,一根長長的、甜甜的紅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