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從“芙蓉姐姐”到“90后”炫富女,從火暴的“艷門照”到這兩天出現的“上海東樓Kappa女”,近幾年,許多難登大雅之堂的低俗文化,竟成了人們關注追捧的熱點。這年頭,文化多元化給了人們太多“經風雨、見世面”的機會。可是,熱鬧之余,不由讓人深思,為何這些低俗無趣的文化能夠大肆流行,究竟是誰在為這些無聊的文化捧臭腳?
低俗文化越來越招搖
要說低俗文化,一個時下很流行的說法這樣詮釋:低俗就是個骨瘦如柴的女人,染燙著金黃的卷發,涂著濃艷的紅唇,穿著褲腳寬大的灰藍色牛仔褲,腳踏一雙艷粉色的拖鞋。這幅畫面拼接起來,就是我們今日所見的低俗斗秀場。
“芙蓉姐姐”最早的照片在水木清華網站現身,由于其常擺出獨特的姿態,并高調張揚自我,立即引來人們關注,不僅成為當年的網絡紅人,還成了作秀的典型。而木子美也在網絡上頻頻發表其性愛日記,所謂“用身體寫作”由此而來。無獨有偶,近來“Kappa女”用身體作秀又引起一陣熱議。而引發網絡低俗文化高潮則是2008年初的“艷照門”,其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廣令人咋舌。不得不說,這已經遠遠超出低俗的底線,走向了惡俗的極端。
然而,低俗文化招搖過市卻不僅限于網絡,圖書、影視、報刊、音樂等也被其占去一角。諸如流行歌曲《那一夜》、《狼愛上羊》等,讓77歲的老作曲家閻肅氣憤地說:“這些音樂簡直就是對音樂、對人心靈的一種褻瀆和糟蹋”。無怪乎有人這樣評價低俗文化: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擠走了學者,緋聞頂替了事實,娛樂覆蓋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莊。
[1]
下一篇:網絡性心理障礙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電腦讓交際走上心理不歸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