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2003年冬,我發現自己的左手發顫,拿不住東西。會不會是肌無力?我一下子聯想到王志文在《過把癮》里的病狀。那可是不治之癥!我還年輕呀,怎么會……想到這里,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為了確認,通過網絡搜索,我把有關“肌無力”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了解得越清楚,我越害怕,我感到自己不僅是手沒有力氣,渾身上下哪兒都沒有力氣了。于是,趕快跑到某著名,掛了一個??崎T診號。詢問過病史,就進行例行。敲敲打打、拉拉捏捏,最后結論是,“左手的力量好像比右手要弱一些?!薄皶粫羌o力?”“不會?!贬t生回答得斬釘截鐵,“可能是頸部椎管狹窄引起的?!笨吹轿乙苫蟮谋砬?,他最后說,“我建議你先去神經看一看,如果要手術再來?!睕_到神內,女醫生還沒等我把說完,早已寫好診斷記錄。刷,她瀟灑地撕下一張檢查單,讓我做MRI(頸部核磁共振)。不知道核磁共振是什么,只知道十分嚴重的病情才借助如此先進的手段來診療。天哪,我的世界一片灰暗,那個外科的毛頭小伙兒還說沒什么,神內的醫生就給我開了MRI!
之后,我又上網查看了“頸部椎管狹窄”的內容:嚴重的要做手術,但術后可能。看來,問題嚴重,核磁檢查很必要。交了1200元,又等了一周,終于輪到我做檢查了。躺在像棺材似的檢查機器中,忍受了二十分鐘的“噪聲污染”后,檢查結束了。還好,不痛不癢,只是錢多了些。等結果的一周讓我寢食不安,拿到寫著“未見異常”的后我不放心,再次看醫生。從片子中他沒看出什么椎管異常,只是說,骨髓的顏色有些不對。他坦言,這不是外科的專業范圍。
手顫的癥狀依然存在,肌無力的陰影和椎管狹窄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我又掛了外科號。專家的檢查方法與毛頭小伙兒如出一轍,但是他最后讓我做。想到做核磁那么簡單,我興沖沖地交錢,預約。誰知道等待我的是一場苦不堪言的經歷。躺在黑乎乎的檢查室里,女醫生把無數根電線夾在我的手上,讓電流通過。之后,她竟然拿出一根大約兩寸長、像納鞋底一樣粗的針,毫不猶豫地扎我的手心,疼得我叫了起來。不只如此,她還用力攥我的手心,并讓我使
勁掙脫她的束縛。由于疼痛,幾次都沒有成功。醫生訓斥道:“做肌電圖病人不配合,屏幕上沒顯示,我們怎么往下進行?別耽誤時間,還有好多病人等著檢查呢!”于是,我忍著劇痛做了檢查,心想,要是沒問題,這不是沒事花錢找罪受嗎?
檢查結果還是“未見異常”。再看醫生,他給我開了X線片。這一次,我把檢查單悄悄地塞進了兜里,離開了醫院。經歷了恐怖的肌電圖檢查后,我不敢再嘗試任何檢查了。也許我本身就沒有什么大病,只不過被網上的信息嚇怕了,心理因素使然。果然,在我不看醫生不吃藥以后,手顫的癥狀竟然自動消失了。后來我想到可能是我的辦公桌臨窗,也許是受風了。2004年的冬天,我比往年多穿了一件小薄棉襖,防患于未然??上驳氖牵业牟钜恢睕]有再出現。
想到由于過于依賴網絡,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和麻煩,真是覺得好笑。我的一位醫生朋友聽了我的故事說,“醫生最怕你們這樣懂一點醫學知識,可又不完全明白的人。不當的心理暗示有時很可怕?!币苍S他是對的。我們可以參考網上的信息,但是不要輕信,更不要亂對癥,畢竟“隔行如隔山”。不然,有了網絡,還要醫生干嗎?
下一篇:“惡搞”是種浮躁心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致青少年雙重人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