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知道我的婚姻已經破裂,但我對此無動于衷,只要我進入聊天室,我感到我是一個活人,但我一退出,就覺得與死人無異。”
9月11日,德國慕尼黑的精神病教授赫格爾(Hegerl)和科學家希曼(Seemann)公布了一項關于上網成癮的網上。他們在1998年11月到2000年3月期間調查了1000個人,在網上提出了49個問題讓被調查者回答。通過分析,他們得出結論說,至少有4.6%的人已經患有上網成癮癥。病人的平均年齡在28歲,而且沒有顯示出性別差異。此前,德國有個調查發現已經有150萬人患上了此病,占全國人口的比例為5%。其中18歲以下的男青少年的比例更高,占8.2%,女孩子占7%,即每15個青少年就有1人上網成癮。由此可見,上網成癮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其實,早在幾年前,德國的科學家就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并且建立了咨詢網頁,而希曼每年都要接待150名病人,有20個病人經常接受他的治療。
目前,還沒有有關上網成癮的確切定義,科學家主要依據兩個標準,一是上網時間每周超過34小時(相當于西方一周的正常工作時間),其次是不上網就難受,就像吸食毒品的人不吸食毒品就煩躁不安一樣。其后果是影響了學習和工作,減少了社會交往,最后導致精神崩潰。一個病人寫道:“我知道我的婚姻已經破裂,但我對此無動于衷,只要我進入聊天室,我感到我是一個活人,但我一退出,就覺得與死人無異。”
上網成癮的成年人,主要是來自社會底層,特別是單身漢和失業者,他們主要進入網上尋求生活的聊天室,在虛擬世界中尋求友誼和愛情,結果常是畫餅充饑,但又欲罷不能。而上網成癮的年輕人主要是玩游戲,在游戲中尋找自我,發泄自己主宰一切的激情,最后不能自拔。一個精神崩潰的德國女上網成癮者告訴說,“我可以隨時上網,而且在網上我能表現得得心應手”,因此她連女性特別喜歡的逛商店都不去了,整天上網。
目前,科學家正在,具有何種個性的人容易上網成癮,但還沒有得出肯定結論,他們只提出一些判斷特征,如果你具有了這些特征,就可能成為上網成癮者,千萬小心。這些特征是:
1.為了上網,每天晚上睡覺時間少于5小時。
2.盡管配偶、異性朋友和工作單位領導責備上網過多,但還是照上不誤。
3.即使在干別的事時,心中想的也是上網。
4.為了上網,極大地減少甚至根本不參與社會交往,一切活動計劃都以方便上網為主。
5.也企圖減少上網時間,但總是失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即使上網時間已經很長而且影響別的事情,也不能不上網。
有些科學家對于是否存在上網成癮癥還表示懷疑。他們認為是由于其他精神病癥,如、精神狂躁癥等,才導致上網成癮,他們把這種情況叫做“次生上網成癮”。赫格爾和希曼不否認有這種“次生上網成癮”,但是他們認為,也有人先是上網成癮,然后才有其他精神病狀。無論如何,上網的人士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下一篇:網絡性心理障礙和“網絡成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上網女孩當街打母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