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不可否認,如今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是出類拔萃的,在將來的事業上也是獨樹一幟的。因此如何把孩子撫養教育成一個有靈性的孩子,就是很多家長所關心的了。但現在的教育體制和孩子的性格塑造之間的偏差也是不容回避的問題,我們看到很多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長大后卻在事業上取得很大的成就,這種偏差值的我們深思,下面請看專家給大家帶來的這方面的分析。
過于模式程序化是當今教育的一大缺陷。他們忽視孩子們的個性差異,對學生制定統一的目標,用同樣的教材,做同樣的練習,要求同樣的步伐,用同樣的試卷。這樣就必然導致優等生吃不飽。硬逼著孩子反反復復地講,反反復復地練,只讓孩子覺得別扭而厭學,使孩子的求知欲、學習的主動性消失殆盡,失去孩子原有的靈性,能夠培養出一個高分低能的學習機器都算是不錯的了。
給孩子的作業應針對孩子不同情況去布置,不能一概而論。由于學校布置的作業是以大多數同學為標準的,因此,在孩子已掌握了知識的前提下,可充許孩子不做作業。不要逼迫孩子去做那些簡單重復的題目,那樣會將孩子的學習優勢當成缺陷而磨掉,導致孩子的厭學情緒。少做點題目可讓孩子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習能力上,孩子的后勁將是很大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有平和的心態,不要把分數看著唯一。
處于對孩子的偏愛和高期望,不少家長內心不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差距。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只能把孩子弄得疲憊不堪。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目標,要讓孩子跳起來能摘到桃子。像這位網友的孩子,應該把學習目標定在掌握基本概念上,讓孩子先做相對簡單點的題目,如練習冊上的A類題目,在數量上也可少一點,把題目真正弄懂。
相信看了以上專家的介紹,大家能夠明白如今教育的弊端對于孩子性格塑造的影響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我們國家難以涌現有個性的人物了。所以說,這方面的問題應引起所有人的關注,這不是小事,因為這關系到大家的孩子,我們的未來。
相關閱讀:家長不要責怪自己孩子沒教養
下一篇:缺失父愛的兒童該如何塑造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批評孩子也要掌握個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