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對寶寶出現的反抗期感到很無奈,如果對這些行為處理不當的話,不僅不利于其好的性格塑造,而且也對其今后的價值觀形成造成不好的影響。當看到小家伙撅嘴對你的意見表示反抗時,你是應該安撫,還是責罵呢。這個時候就是考驗家長育兒常識的時候了,為了讓大家有權威科學的報道,我們特意請到了這方面的專家做介紹。一起看一下。
對癥的教育是關鍵。
抓住孩子反抗的心理采取適時的教育很重要。在這段時期里,父母要放棄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強硬態度。應該看到,孩子的“反抗”行為正是促使他們能力發展的心理動因。成人應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的某些行為給予適當的鼓勵,以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和動作技巧、能力的發展。
方法的選擇很關鍵。
好的方法無疑可以有效的應對孩子的反抗。家長要助孩子發展一臂之力,對孩子的反抗行為既不能一味地滿足,也不能過多地限制。一味地滿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執拗;過多地限制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從而變得順從和依賴,缺乏自立能力。
父母的引導很重要。
家長采取怎樣的方法誘導是問題解決的重要環節。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反抗期”特點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因勢利導,從旁協助,給予正確合理的教育。比如:孩子喜歡獨立行走,你就不要硬去攙扶他,可以在旁注意保護;孩子要自己吃飯、穿衣,就可以讓他自己動手,而你指導,以此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反抗期”。
如果說孩子愛反抗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塑造,也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過于自我的孩子,在品性的形成方面,是具有一定差異的。家長只有因勢利導才能有效應對寶寶的行為反抗。希望以上專家的這些介紹,對廣大家長在以后類似問題的解決上有幫助。
相關閱讀:探討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原因
下一篇: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樣的性格在職場里混不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