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的零花錢也是水漲船高,因此十分容易就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這對于孩子將來的成長來說是十分不利的。那么,怎么才能夠培養孩子的勤儉節約的品質,教會孩子理財呢?
錢是從銀行取出來的嗎? 如果問4、5歲的寶寶:“錢是從哪里來的?”,一定會有寶寶告訴你,錢是從銀行取出來的。這是因為寶寶可能只看到父母從銀行取錢的過程,而并不真正理解:錢是父母通過辛辛苦苦的工作而獲得的酬勞。曾經有過“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付錢”的討論,這種做法是從西方傳來的,是不是符合中國的國情呢?其實,這種方法只要合理掌握分寸,完全可以嘗試,而且對幫助寶寶正確樹立金錢觀念是有益的。
例如:可以確定周末的雙休日為“寶寶工作日”。在這兩天里,寶寶幫助父母做家務時可以按勞付酬,制定標準,報酬以1元為單位,不能過多;給寶寶安排的“工作”也應該適當,不能過難,也不能過易。周一到周五寶寶做家務是“義務勞動”,因為這時父母正在為寶寶和全家的生活工作掙錢。讓寶寶體會一下勞動的辛苦和掙錢的不易,這對寶寶是很積極的教育。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如果寶寶的一切生活用品都是從父母那里得到,而不需自己操心,那么寶寶永遠不會知道什么是必需品,什么是奢侈品,不能區別想要的是否真的就是需要的。如果你允許寶寶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并且允許寶寶把這些錢積攢起來自由支配,那么你就可以給寶寶一個學習理財的機會,讓他自己選擇并決定購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這不僅能培養寶寶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也鍛煉了寶寶獨立自主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等寶寶再長大一些,還可以讓他參與到家庭理財活動當中來,做一做小管家。建議不要把寶寶的壓歲錢交給寶寶支配,這不是勞動所得,應有所區別。最好存起來,作為寶寶將來的教育基金。
教會孩子理財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孩子能夠有理財的觀念,才能夠讓他從小就學會勤儉節約,防止養成揮霍無度的壞習慣。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大家也應該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從小就培養好的性格。
下一篇:怎樣培養孩子寬容的氣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適度自由空間 決定孩子性格好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