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變態者,又被稱為反社會者,喜歡把別人當成獵物。他們有時還會成為文化中的“名人”,例如他們的冷血使之成為小說、電影和電視里的壞人。專家認為,變態者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其成長的心路歷程與家庭環境有關。而且,變態犯罪涉及變態者與受害人雙方,陷入變態魔爪的受害者常有自身的特點。
心理變態是怎樣煉成的?
武警廣東總隊醫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輝在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提出,社會應該關注普通人,因為反社會者以男性居多,常常是從普通人發展而來的,問題出在他們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按照正常的心理發育,男孩逐漸要從對母親的依戀轉到對父親的認同,如果這個時期在家庭系統內感受不到愛,見到父親在家濫施暴力,在潛意識中就會厭惡之。這種不認同感發展下去會逐漸泛化,對外界整個社會都感到厭惡。大多數人的反社會傾向可在成長過程中得以自愈,而有些人因為生活不斷受到挫折,則會愈演愈烈,最后爆發嚴重問題,甚至很變態。
何日輝稱,反社會人格障礙在社會人口中的比例并不低,例如今年發生的校園兇殺案就可能與之有關。這些人很少主動就診,多數是因為酗酒、賭博、抑郁而不得不上醫院看的時候被發現。這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醫生不能輕易給人扣上這頂“帽子”,年齡上一般要求18歲以上才能謹慎地下診斷,18歲以下者常因為經常打架斗毆而被診斷為品行障礙。這些人平常沒有什么異常表現,周圍人可能感覺他們脾氣不好、不善于與人交往。與精神病患者不同,他們自己在干什么,進行殺人等犯罪行為之前會周密籌劃、到現場踩點等,故防不勝防,危害極大,被抓獲以后要承擔法律責任。
缺乏自信易遭變態襲擊
美國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心理越變態,就越容易確定下手對象,有時僅憑別人的動作便可決定。在一個研究中,參加實驗者先填寫一個關于心理變態的問卷,測量與變態有關的人際和情感特點,以及個人內心的不穩定性與反社會特質。然后讓他們觀看攝像機從后面的角度拍攝的12個人走路的姿勢,并對假設搶劫他們的容易程度評分。結果,錄像中的一些人真的被搶劫過,而最變態者能夠把他們看出來。
那么,什么因素使這些人容易遇害?有研究發現,變態者根據的是一套非語言信號,包括走路的步幅,重心如何移動,走路腳跟抬起的高度。缺乏與人眼神接觸,手足無措,在變換身體姿勢時避免過大的動作——這些身體語言提示缺乏自信,被變態者解讀為任人宰割!
紐約科普作家杰夫·懷斯曾經遇到這樣一個人:他表面上是一個風度翩翩、衣著講究的紳士,天生健談,儀表堂堂,熱愛運動,敏而好學,善于理財,謙恭有禮……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糟蹋了很多人,為了滿足其扭曲的私欲而虐待女性。這些女性完全符合上述特點。據遭到此人蹂躪的女人自己講,她們都缺乏社會經驗,性格不是很外向。她們的心理軟弱,對變態佬的襲擊毫無防備,在事情發生之后無法抵抗。后果便是她們嚴重受創之后,連講述受侵犯的經歷也極其痛苦,使變態者得以繼續肆虐。
(梁子豪)
下一篇:為何失眠更喜歡纏上女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密長舌婦背后的心理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