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是否時常會有一種找不到自己的感覺?忙碌的現代生活賦予了人們很多高難度的技能———社交、決策、應變……卻偷走了最簡 單的一個:獨自安靜思考的能力。美國《赫芬頓郵報》近日刊登文章,把獨處比喻成瀕臨滅絕的物種,呼吁人們每天再忙也要抽出一些時間,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現代人缺少獨處時間
環顧我們周圍,你會發現有不少人大多時間雖是一個人,但他們并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獨處,不是電話不斷,就是玩手機、打游戲……“搜狐網”曾針對 “時間都去哪了”的話題做過一項調查,在受訪的1萬多人中,近七成人總感覺“不知干了什么,時間就過去了”;42%的人雖然對工作生活有安排,但總不能照章執行,幾乎沒有人專門留出時間獨處;即使有,34%的人也會把它留給手機、電視、網絡。
與社交一樣,獨處也是一種能力,遺憾的是,現代人的這種能力在不斷下降。究其原因,首先,在現代社會中,人類處于群居狀態,這意味著你是“集體的一部分”,我們現在完全生活在與他人的關系中,也就失去了獨處的可能性。第二,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人們習慣了抱團取暖的感覺。第三,很多人覺得獨處是 浪費時間。第四,現代人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和欣賞力都在變弱,這直接影響獨處的效果和思考的結果。第五,人們的普遍理解是,獨處就是離開人群、脫離社會。 其實,孤獨與獨處在本質上存在不同。孤獨是因為內心感受不到來自他人的關愛,缺乏溫暖的一種痛苦,是被動接受的情緒;獨處則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讓自己有充 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獨處的好處超出想象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發現,獨處是一種心理需求,絕大多數心理健康的人每天都會花一定比例的時間來獨處,而它帶來的好處也會超出你的想象。
趕走疲憊,提高效率。馬不停蹄式的辦事和思考方法不但不能提高效率,還可能讓自己陷入更加疲憊的狀態中。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妨讓自己獨處一會兒,什么都不做,反而能幫助你擺脫困擾。
激發靈感,解決問題。100位科學家通過實踐發現,如果能給自己一些獨處時間,沉靜下來做做深呼吸和冥想,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同時,工作瓶頸期帶來的壓力和不良情緒也會緩解。
強健大腦,預防老癡。獨處時,如果你喜歡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散步,好處可能加倍。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發現,每周進行3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散步,可以 增加大腦記憶中心“海馬體”的大小,而“海馬體”是老年癡呆癥最先摧毀的大腦區域。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也發現,定期留出時間讓大腦得到釋放,會提高 其處理信息的能力。
分解煩惱,緩解焦慮。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凱利?麥克戈尼格爾說,獨處時的沉默會讓大腦處于一種強化記憶的模式,利于我們內心的反思。當一個人平靜下來時,更容易受積極情緒的影響,可以有效分解煩惱,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
改善人際關系。很多人與親人、朋友爭吵或打罵完孩子就會后悔。這是我們缺少理性思考,完全被行為控制的結果。而獨處可以增加自我意識的控制力,遇到事情能選擇性地回應,從而避免不愉快的發生。
提高創造力。做“白日夢”是不少人獨處時喜歡干的事,其實它也是一種有益的自我交流,能讓人們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腦。面對壓力、挫敗或者沉悶單調時,不妨讓你的思維天馬行空,產生更多的創造力。
下一篇:常說“真的”的人或因自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何恐高?只因缺乏安全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