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不”,象征無或沒有。“不許你…”的教育模式,是對人的根本否定,是壓抑自我,用他人思想“武裝”我的成長環(huán)境。不會拒絕,象征超越拒絕的逆反,是一種對“不”的反向而溫柔的攻擊。因?yàn)椤安辉试S”帶給人的似被囚禁的壓抑與痛苦,他會本能性反感被拒,也自然會拒絕自己使用拒絕。就像許多人在小時候,受盡了自己父母打罵的痛苦,便在心里痛恨父母的打罵,并暗暗發(fā)誓今后決不對自己的兒女打罵一樣。不會拒絕的人,雖然很想拒絕人,但潛意識仇視拒絕。因?yàn)榫芙^和被拒絕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傷痛,他不自覺地會遠(yuǎn)離拒絕。“討好”便是遠(yuǎn)離被拒傷痛的最好補(bǔ)償。不會拒絕的人,最關(guān)心的是怎樣才能自如地拒絕別人?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心理思路:
1 .學(xué)會允許自己
如果要能自如地說“不”,不妨先放棄對自己的許多“不許”,然后對自己多一些“允許”甚至“放縱”:允許或放縱自己“壞”,比如說話粗俗一點(diǎn),允許自己多提反對意見,可以教訓(xùn)或指責(zé)別人,可以讓家里亂一點(diǎn),允許自己偶爾失約、違約,允許自己動怒、發(fā)火,做事前可以拖沓和被動一點(diǎn),允許自己“先為己而后為人”,允許自己反擊別人……
2.掌握說“不”的技巧
比如可以委婉地拒絕:“如果我有時間的話…會…”;可以溫和地拒絕:“不好意思,這次不行呵…”;可以巧妙地拒絕:“我也正愁著呢…”“我試試看××朋友能否幫你?”;可以直接地拒絕:“不行的,我沒有時間”等等。
3.認(rèn)同不會拒絕
如果拒絕別人難于不會拒絕,可以接受“討好”行為,也要認(rèn)同自己的不會拒絕。
4.首先學(xué)會拒絕自己
這面臨一個心理悖論,即個體對“拒絕”既仇視又向往的矛盾心理。人對某事懷揣矛盾,是難以擱平事情。假如說“拒絕別人”的結(jié)果一定是得罪人,不能讓你“拒絕了”和沒得罪人的愿望兩全,試想想,你能做選擇嗎?又會選擇實(shí)現(xiàn)哪一個愿望?如果要拒絕別人,就意味著接受“得罪人”。當(dāng)然,這跟不能拒絕別人一樣難!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之人的心理悖論。理論上,能做到自如地拒絕別人,也等于能接受得罪人或不怕得罪人,但還是有個時序問題,首先要不怕得罪人,才能做到自如地拒絕別人。因?yàn)椴荒芫芙^的背后,存在若得罪人而遭孤立疏遠(yuǎn)的懼怕。
怎樣才能不怕得罪人呢?這需要處理自己的情結(jié),即學(xué)習(xí)放棄依賴別人的好評價,克服別人或許不接納我的分離焦慮。這可以從“你拒絕自己”做起:
——拒絕你要求自己的嚴(yán)格。如果你存在必須守時、整潔、完整、早睡早起之類的嚴(yán)格。
——拒絕你對自己的講究。如果你存在社交時,一定要講究穿著得體、說話溫和、舉止謙卑;做事前,講究三思而后行之類;
——拒絕你對自己的某些要求。如:寧可我欠別人不能別人欠我;隱忍對別人的不滿;取悅別人;做事要主動、給人留下好印象之類。
一個人不可能什么都會,總有他不會的方面。接受自己的不會,不強(qiáng)求自己做不會的,這叫不為難自己或放過自己。況且不拒絕別人也有它的好處啊,如前面談到,能滿足你潛意識心理需要、避免你怕被否認(rèn)等焦慮,還可以換回別人對你的感激,當(dāng)你敢于向別人求助時,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多半是不會拒絕你的。世上畢竟好人多,懂感恩的人也不少啊。
要不受被拒敏感的困擾,能夠自如地拒絕和提出要求,最根本的還要從改善和培養(yǎng)個性做起。被拒敏感,是一個人缺乏自主性、自我概念弱、自卑等個性因素的存在,才使人在人際交往中需要反擊性回應(yīng)時,顯得沒底氣沒自信的緊張反應(yīng)。因此,練就開放性個性,才意味著解放自己、獲得人際自由。
(張華仙)
下一篇:撒嬌心理:策略游戲的上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探秘:拿什么來當(dāng)裸婚賭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